第42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出修建碼頭和鐵路等設施時,又獅子大開口硬生生訛詐300萬美元的建設審批費用,馬奎氣得七竅生煙的時也爭取到砸油田附近修建一座臨時機場用於對外聯絡的許可。
等一切都塵埃落定後,西南礦業公司正式更名為海灣石油公司,開始開發蘇門答臘油田。與此同時,楊秋立刻讓呂碧城將華辰石油公司擁有的沙特油田也出售給海灣石油公司。這樣一來海灣石油公司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石油公司。而華辰石油公司也在出售後專注國內石油開發,並正式上市成為全國第二大石油公司。由於沙特油田儲量一直沒公佈,並且數年來都產量極小,所以外界對海灣石油公司的關注依然集中在蘇門答臘油田,卻並不知道這家公司其實已經拿下南洋和波斯灣最大的兩座油田,並且開始秘密在波斯灣其它地區進行探油工作。
解決油田後,楊秋留下貝祖貽和張彩監督自動生產線交付工作,才又重新啟程開始歐洲之行,並與11月7日正式步入困境中的魏瑪德國。
。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七六章 不同的朋友
“看看,你們看看!口口聲聲為國為民?值幾億的油田股份就賣了5000萬,這是賣國!怕都被他中飽私囊了吧。”巴達維亞港的民黨辦事處內,胡漢民將剛出版的報紙狠狠扔在桌上。
楊秋和國社崛起後,國內民黨勢力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龍濟光更是把民黨大本營的廣州攪得四分五裂,最後引狼入室被蔡濟民率領國防軍來了個兜底。於是他和陳炯明、柏文蔚等人不得不遠遁南洋來巴達維亞寄居。後來陳其美入獄,黃郛等上海民黨要員也陸陸續續趕來匯合。
國內回不去,他們這些遺老遺少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南洋,加之早期楊秋要專心解決國內和日本麻煩,後來又參加歐戰實在是顧不上這塊,反倒被他們在這裡發展的有聲有色。但這種好日子也要漸漸遠去了,隨著國社率先走出國門,陳果夫為首的急先鋒迅速將國社推行到南洋華人中,白銀危機和蘇門答臘油田都是國社和國內資本湧入南洋的先兆,讓他們格外擔心最後地盤也要被蠶食。
胡漢民最激動,想當年他可是孫逸仙的接班人,和大總統寶座就差那麼一點,現在全沒希望了。所以一直對楊秋和國社格外仇視,說道:“應該聯絡上海,讓章士釗和汪兆銘發動國會好好問個清楚!”他仗著資格老,所以完全不怕現任民黨主席的章士釗和總務秘書汪兆銘放在眼裡,動不動就直呼其名。
繼續怒道:“還有李烈鈞。不知道在搞什麼鬼!封了個少將師長就被收買了,連續7年都缺席代表大會,這還是我們黨人嗎!應該撤掉他的委員身份。膺白,你說對不對?”
胡漢民說完後扭頭去看黃郛。這位跟陳其美盛極一時的前滬軍軍長退出軍界後就失勢潦倒,如今在南洋還是靠當年黑幫管理苦力那套東西賺點錢,和以前比實在是天差地別,所以心底頗為空落。附和道:“展堂說的不錯,這是個打擊楊秋的機會,不能白白放過。”
兩人一唱一和大有立刻把楊秋拉下馬。但坐在角落裡的陳炯明和柏文蔚卻一言不發,最後前者乾脆拍拍屁股:“你們聊著吧,我先回去了。這幾日海軍一直在港外巡遊,我去看看船回來沒有。”
“對對對,你們聊。廣州那邊還催我把橡膠運回去呢,這一天幾份電報實在是煩人。”陳炯明一走,柏文蔚也不願意留了,乾脆也藉口有事離開。
見兩人相繼離開,胡漢民氣得七竅生煙,破口大罵:“呸!什麼東西,還以為是都督呢?膺白,你看看這些人。還有些當年的樣子嗎?都要學孫逸仙那樣,帶個日本婊子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