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才知道全自動技術存在,到1931年美國金融危機加深後美國各家工廠才迫得已紛紛出手自動化機床和生產線,那麼等利用危機引入中國至少要到1932年。再加上吃透,仿造等等耗時,就是說至少要等19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拿出自己的全自動機床。

需要繼續等待12年之久!

現在看似白白送掉價值數億美元的股份,但卻可以提早12年拿到自動化技術。圖紙和成套裝置搬回國後,就能立刻組織全國力量來專攻自動化技術。最多五六年肯定能出成果,也就是說按照歷史發展的話,中美將在自動化技術上平起平坐!

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當年回來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收復國土,擺脫桎梏,為中華民族拓展生存空間,並提前完成工業革命從此崛起於世界之林。第一和第二已經實現,第三條正隨著蘇門答臘油田時間開始後,中國資本第一次堂堂正正向外輸出慢慢成真。如果再拿到自動化技術。就等於和美國同步進入以自動化和電氣化為龍頭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

當17種基礎機床全部實現自動化,還有什麼不能暢想的呢?在自動化的研製過程中,又有多少延伸產品能誕生出來啊!用一點點錢換取節省一代人的時間,怎麼說都值了。

但被埋在骨子裡的貝祖貽還是擔憂:“副總統。協議要不要寫明股份不能轉讓?要是他們拿到股份隨手轉讓給殼牌公司怎麼辦?”他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楊秋卻信心十足:“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出售,但。。。。。。不是現在!”

楊秋說的不錯,在這樁完全沒有損失的交易中,沃爾特決定陪楊秋玩一把,看看他到底打什麼注意。所以他立刻讓雅各布在維京群島註冊一家哈弗斯石油技術公司,然後又迅速以三倍價格收購莫里斯公司。並按照楊秋要求製造了5條缸體自動流水線和全部圖紙,將其裝上船等待交易結束。…;

等一切都準備妥當後,他開始遊說英國議會,認為蘇門答臘島巨型油田戰略價值極高,決不能由中國單獨掌握,所以希望議會和首相府施壓中國政府,向其出售部分股權。哈弗斯石油技術公司的突然出現為蘇門答臘島油田爭端添了一把火,加上羅斯柴爾德家族這塊金字招牌。英國上下蹲時掀起一陣石油熱潮。

不得不說,沃爾特和其家族的能量是巨大地,當他開始遊說議會和首相府後不久。斯坦利首相就在唐寧街10號會見了楊秋。據泰晤士報透露,此次會面氣氛顯然很不好,斯坦利首相對中國在南中國海依靠武力試圖強行獲得蘇門答臘島油田非常不滿。那位中國副總統也表達了憤怒,表示荷蘭不應該妨礙正常的商業行為,還出示西南礦業公司已經購買下全部土地的證明,並表示中國沒有擴張需求,僅僅是需要石油補充國內需求。

就在大家各執一詞時,姍姍來遲的由胡德號和反擊號組成的“帝國巡遊艦隊”終於抵達遠東,南中國海由於這兩艘鉅艦的加入,大英帝國終於長舒口氣態度越來越強硬。面對不利情況。楊秋最終只得憤恨的在合約上簽字,答應讓西南礦業公司出售35%的股權,且保證不會在油田內駐紮軍隊,但必須允許中國海軍對油輪船隊進行護航,並且石油公司自己的保安力量不在限制之列。最後他還拒絕實力更強的英荷殼牌公司,以5000萬美元將其出售給哈弗斯石油技術公司。

完成這一切後楊秋才前往荷蘭。就蘇門答臘油田等問題和荷蘭政府進行正式磋商。面對中英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被嚇得半死的荷蘭政府也只能眼巴巴看著英國攬下蘇門答臘油田股權,並和楊秋簽署了《中荷關於東印度地區礦石出口和勘探協議》,准許中國企業進入荷屬東印度投資。當然,這個小霸王仗著英國撐腰,提出所有中國企業必須繳納資源重稅,還要將部分股份交給巴里巴板殖民政府管轄等等條件。最後在西南礦業公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