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什麼?這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思考的問題。.存在問題是哲學的永恆主題。哲學家們透過對存在的“拷問”,不斷開闢出人類思維的新領域,最終也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但這個問題也是人類思想上最費解的問題,哲學家們一次又一次顯現存在的底蘊,一次又一次地使存在的領地更為狹小,卻一次又一次地使人類的精神倍感悲哀。哲學家們在思考中充滿著懷疑,在反思存在的過程中不斷否定,因而時時體味著一種前人難有的深沉苦痛。以我小時候幼拙的理解,存在就是觀察者透過一系列途徑確定一個事件真實地顯現在被觀察者眼前,這個事件是真實的,可觀察的,是被所有人認知的,它是客觀的。

一般性理解可以是事物持續地佔據著時間和空間,實際上又,還沒有消失;哲學上指不依賴人的意識並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世界。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按照它的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在人的意識之外,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物質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如果說物質的存在是人意識的反映,那麼現在用我們的意識來感受這個世界,透過我們的思考來了解存在的含義,認識世界必須透過我們自己,這一點是不會變的,但這樣似乎就產生了一個矛盾,這又說明了什麼問題?而唯心主義者認為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把客觀世界看成是主觀意識的體現或產物的叫主觀唯心主義,把客觀世界看成是客觀精神的體現或產物的叫客觀唯心主義。追溯到公元前400多年,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柏拉圖哲學的中心思想是認為在現實世界之上還有超經驗的理念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現實是第二性的;現實是理念的派生,是它貧弱的模擬,極不完善的影子。現實世界變動不居,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恆真實的客觀存在。這是一種客觀唯心論。由此我們不得不引出一個關於“存在”的問題。

人們說:“存在”是最普遍最空洞的概念,所以它本身就反對任何下定義的企圖。而且這個最普遍並因而是不可定義的概念也不需要任何定義,每個人都不斷用到它,並且已經懂得它是一向指什麼。這裡我們說明一下,“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並非最清楚的概念。“存在”這個概念是不可定義的。這是從它的最高普遍性推論出來的。思考存在的問題是極度讓人痛苦的!

作為本體論哲學最高範疇的純粹存在,就如同一個巨大黑洞——一切哲學,如不從它開始,便如同沒有源頭的大江大河一樣令人不可思議、不可理喻;如從它開始,則又使“體系”失去了順乎自然的邏輯。這就是哲學家們無法擺脫的矛盾。這源於黑洞的背反邏輯已經吞噬並且正在吞噬著哲學家們的一切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關於存在的學說,如果不從簡單的有無對立和庸俗因果論中擺脫出來,就不可能不是矛盾百出的玄學。

由於無法解釋存在之謎,人類變得沮喪、迷茫。否定一切、懷疑一切的各種非理性主義思潮瀰漫在現代西方哲學的各種流派中。多少代哲人精心構建的象牙塔原來是空的,什麼也沒有。人們在精神上受到了煎熬,傳統的一切都受到了挑戰。人類的智者永遠都將為這個無法破解的“存在之迷”——本體論大裂谷而感到憂傷、焦灼、痛苦!認識人類認識能力,正是藉助於認識能力本身。人類自身認識能力的侷限性決定著人類無法窮盡世界存在的本原問題。人們總是認為有是從無中產生的,那麼整個世界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比如因果觀念,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產生了如此龐大的物質世界呢?由於特定主體的自身侷限性,其對世界的認識範圍與認識程度總是有限的。無限存在的有限本質是不存在的,世界存在的本質是不可窮盡的。

中國文化大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