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統,我們只憑著西北之力,如何能夠宰制天下?”
郭師庸瞪了魯嘉陵一眼,冷笑道:“中原分為列國混戰,那時勢必百姓流離、生靈塗炭!我天策軍立軍立國之理念,豈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麼?嘉陵啊!雖然你還俗了,可畢竟還是出身佛門,這樣殘忍的話也虧你說得出口來!”
魯嘉陵在疏勒時原本也只是個虔誠向佛的小和尚,只是從事間諜細作之事日久,見慣了陰狠殘忍之事,心性也漸受影響,從宗教體系中出來的人,為善者能臻於至善,但若流入陰謀,其內心之暗黑深密之處也將比常人厲害百倍!
郭楊魯鄭乃是百年世交,郭師庸以長輩之姿相責,魯嘉陵心中畢竟還有幾分佛性,被他一喝臉上不免流露出幾分慚愧來。
郭師庸面向張邁,朗聲道:“元帥,進軍中原沒問題,您要統一天下、稱皇稱帝也沒問題,但我們卻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揮師東進!明刀明槍地打下江山來,青史之上也光彩些!但以陰謀詭計行禍國殃民之事,我卻萬萬不能贊同!咱們從新碎葉城起兵一路東進,為的究竟是什麼,希望元帥沒有忘記!老夫人是老了,但天天與那些捨生忘死、心地質樸的熱血後生在一起,一顆心卻比昭山夜戰之前還更年輕了!我也希望元帥在謀國之餘,也能顧念一下這群后生的想法,顧念那些已經戰死沙場者對元帥的期望……”
他睨了曹元忠、慕容歸盈一眼,道:“畢竟,這些後生的想法,那些亡靈的期望,才是天策軍的根基,才是大唐的根基,才是我們華夏的根基啊!”
第二十五章 失去的故國
郭師庸的話引起了張邁的強烈共鳴,在嶺西的時候生活艱苦,但那時卻有一種精神在鼓舞著他讓他充滿了力量,反而是東進以後生活條件改善,眼看自己變得位高權重,一呼百應,但卻已經罕有那種精神振奮的狀態,他曾想那是不是年紀漸大的原因,但現在看來卻不完全是。
在新碎葉城的廢墟上,他在靈機之下提出了“規復四鎮、拯救唐民、聯絡長安、振興華夏”的四大目標,在到達涼州之前,儘管途中遇到無數的困難,但唐軍全體卻都堅定不移地向著這四大目標邁進,如今四大目標的前面三個比較具體的都已經實現,最後一個卻嫌空泛而且遙遙無期,這讓張邁感覺到:近半年多來,天策軍內部似乎欠缺了一種凝聚力,也欠缺了一種努力的方向,以至於天策全軍的思想似乎都開始顯得混亂。
這次桑維翰的到來,境內幾大勢力的代表到齊,既是為了要商討出一個應對的策略來,同時張邁也想要透過這次的會議做一次梳理,看看各方的態度,並對未來理出一個思緒來。
作為故歸義軍入天策者的首腦,曹元忠和慕容歸盈的考慮都是很現實的,也是很舊派的,在他們看來,統一天下、登上帝位應該就是張邁最終極的目標,誰能幫助張邁促成這個目標,誰就將是從龍功臣。這其實也是一種“忠”的表現,雖然這種忠是輸送向張邁,可是河西境內有著這種舊思想的大有人在,若順應他們的這種忠心,就將毫不費力地得到這批人的宣誓與忠誠,反之,若要改變之則非一日之功,從現實出發的話,張邁也不能太過扼殺他們的好意,否則只會將他們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這樣對施政是不利的。
作為嶺西軍方的代表,郭師庸非常堅定地站在安西唐軍一貫的立場上,他相信唐軍能夠破除萬難勝利到現在靠的是開拓進取、武勇光明的精神,他想要將這種精神帶到河西來,而不是讓有著這種精神的嶺西舊部被河西所改變。郭師庸的著眼點更傾向於天策軍的整個團體,但在與曹元忠的分歧上卻是不言而喻。
張邁還在沉思著,想著如何在現實與理想的兩條道路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這個時候鄭渭開口了,在張邁的眾多創業夥伴中,鄭渭是和張邁思想最為接近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