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感到很是唏噓。

這些歷史上的傑出帝王,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又或是此刻跟前的唐憲宗,為什麼明明前期英武的一批,可等到了功業將成,四海昇平之後就變成這幅模樣,為了求仙問道,已經是完全不講科學了。

尤其是在大唐王朝,求仙問道這一點額外嚴重。

或許,這跟大唐開國之後,追認太上老君李耳為自家祖宗有關係。

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基本上代代唐帝都在閉著眼睛無腦磕仙丹,壽命越玩越短,嗑藥這件事都已經變成了皇家傳統,甚至還有四五個是因為嗑藥玩脫,提前駕崩的。

畢竟都是重金屬,天底下有幾個人是嘉靖神仙那般扛造。

“我的話,你聽不懂?”

季伯鷹淡淡一語。

他沒有閒工夫在這裡跟李純墨跡。

咯噔。

李純聞言,心頭一跳。

“這…”

剪除宦權,這一點對於他來說,倒是問題不大。

從剛才太監陳弘志的身上,李純也終於是清醒了過來,覺得自己這幾年信任閹宦,就是一頭蠢豬,儼然是走先帝們的老路。

這群沒鳥的,就該去掃廁所!

憲宗一朝,皇權始終在手。

只要李純願意,一道聖旨之下,隨時都可以剝去宦官手中兵權。

但是廢黜節度使。

這個難度就有點太大了。

雖然自從李純繼位之後,一直在致力於削各地藩鎮,提升朝廷皇權,先是發兵收復三川,平定劉闢,後腰斬李琦,收復浙西,再就是繼而平定淮西、平定李師道,中唐就此達到了權力巔峰,朝廷再不是象徵性的朝廷,而是擁有了極大的實權。

就連河朔三鎮之一的魏博節度使,在朝廷莫大天威籠罩之下,都主動選擇了歸誠朝廷,表示願意聽從朝廷調遣。

然而。

這些看起來很是風光,但實際上都是治標不治本。

不管是被朝廷平定後新委任的節度使,還是向朝廷表誠的節度使,他們依舊是擁有著當地軍、政、財三權,絕對的一手抓。

只要這三權在手,哪一天朝廷勢弱,說反就反,隨時能夠割據一方。

唯一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連根拔起、一勞永逸,再怎麼換節度使都沒用,只有直接廢掉節度使的政、財二權,同時收歸節度使對軍隊的排程權。

讓節度使這個位置再不能一手抓,那才能真正根治藩鎮之患。

“仙師,非李純不想,而是不能。”

李純這會的藥勁似乎是被驚嚇的過去了,整個人腦瓜子儼然是恢復了清醒狀態,他何嘗不知道要根治藩鎮問題,只有廢掉節度使這個玩意。

但。

自玄宗李隆基一朝之後,節度使便是成為了尾大不掉的存在,若是下一道廢黜節度使的詔書,這就等於是剝去天下節度使的既得利益,怕是第二天就是天下皆反,這好不容易締造出來的局面,瞬間崩盤。

“我來問你,天下藩鎮,何處為首?”

仙師一語音落。

李純連想都不用想,開口便是回道。

“自然是河朔三鎮。”

站在一旁的啞巴天子李誦,此刻亦是繼而開口。

“河朔三鎮為早年安史之亂遺留,再加上這三鎮之地中大多為胡人血統,這幫人心不向朝廷,極其容易反覆,哪怕是三鎮的節度使願意誠心向朝廷交權,其麾下的將領也定不會從,要不兵變,要不就裹挾節度使造反。”

這話,說的很實際。

河朔三鎮的亂象,本質在民,不在節度使要徹底讓河朔三鎮安定,只有一個法子那就是以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