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把妻兒老小丟在家鄉;自己一心備考的;也有另一半是沒有娶妻;希望能夠進士及第被人家挑為貴婿的;所以別說三十未曾成婚;三十五六的光棍也是有的

因此;杜士儀莞爾一笑後;就欣然說道:“既如此;我可以出面給你做個媒人。宇文融的幼女如今正服喪在家;明年除服的時候;應是有十九了。這位小娘子我曾經見過;知書達理自不必說;而且容貌品行都不錯。你回去考慮考慮吧。”

瞠目結舌的張興直到離開杜士儀的書齋時;腦子裡仍然糊塗到覺得不可置信。宇文融的女兒?即便宇文融是罷相之後流死;可到底追贈了台州刺史;再加上宇文氏乃是關中著姓之一;名宦輩出;他這樣的寒門子弟竟然能夠娶到宇文氏之女?

他忍不住狠狠用右手捏了一下左胳膊;確信自己沒有出現幻聽;這才茫然地看了看已經漸漸灰暗下來的天空。

即便他依舊為河東節度掌書記;恐怕仍然難以入宇文氏法眼;而杜士儀總不至於為了他的私事不管不顧強牽線;這麼說來;是宇文氏婉轉表達了這重意思?

“說來說去;只怕還是因為伯樂;而非我這馬骨……”

自嘲地笑了笑後;張興便伸開雙臂深深吸了一口氣。男子漢大丈夫;何患功名早晚?太公八十尚可相文王;他雖不敢企及太公之能;卻不會小覷了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至於娶婦;倘若真是有才賢婦;人家都願意;他還有什麼好拒絕的?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八十七章 龍蛇各有道

就在金仙公主故世一個月之後;杜士儀收到了來自雲州的信;他的妻子又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據說這個小小的孩子足有將近六斤;一生下來就知道睜開眼睛四下瞧看;吃得下睡得香;哭鬧極少;很讓人省心。儘管他事先取了很多個名字待選;可在得到這麼一個喜訊之後;他仍然將此前所有的預備全都推翻了;隨即斟酌了整整三天;取了一個讓他微微悵惘的名字。

杜仙蕙。

當他把喜得一女又已經命名的訊息送到安國女道士觀之後;玉真公主幾乎立時三刻就讓人送來了賀禮;一串琢磨得顆顆滾圓的于闐籽玉手串。他在得到東西之後;立時就命人和自己給女兒的賀禮;一條親手設計的金長命鎖一塊送去了雲州。

而對於杜廣元來說;得知自己竟是有了個妹妹;小傢伙在屋子裡歡呼雀躍;逢人就滿臉興奮地說個不停。顯然;對於是家中獨子的他來說;別提多希望能有個妹妹了。

有了母女平安的喜悅;杜士儀雖多了些牽掛;可再無需要過分擔心之處;當下便一門心思放在了自己如今的職責上。查閱吏部考功司考簿的事;杜士儀只用了區區兩天就完了。裴光庭和李林甫原本又是納悶又是警惕;可發現杜士儀接下來全無動作;漸漸也就放下心來。誰都沒有想到;透過張興和鮮于仲通的活動;杜士儀不動聲色就收集齊了所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而制書誥旨看似是官樣文章;但要把這樣的官樣文章寫得漂漂亮亮;可比後世的八股文都難;沒看蕭嵩當年在中書舍人任上;夤夜被李隆基召喚去寫制書;結果卻戰戰兢兢想不出好詞;這一丁點紕漏;至今還在別人的有意縱容下;成為兩京文壇的笑柄?好在他當年專攻試賦;而駢文和試賦有類似的地方;十幾年的官當下來;無論判詞還是各種呈文他寫了不知道多少;再加上有張九齡這樣一個文采斐然的同僚;幾乎是壓榨出了他的所有潛力。

用當今天子李隆基的話來說——“子壽之才;詞采華茂;君禮之能;追古揚今”——換言之;於字裡行間不動聲色頌聖的功夫;杜士儀比張九齡略勝一籌。

張九齡身為張說之後公認的文壇耆老;素來樂於提攜後進;但出於張說當年門客無數;附於門下者飛黃騰達;不附門下者仕進無門;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