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他就發現城牆西北角確實是崩塌了一大塊,可要修補的話,還不算花費很大功夫,不至於犯了軍法,他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可就在他預備下令準備沙石,打算就此動工的時候,他突然看到遠方煙塵滾滾,下一刻便是城頭好一陣大呼小叫。

“敵襲!是居庸關的安北軍!”

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被親兵團團把守的北城牆上城樓密室中,當年號稱轅門二龍的烏家兄弟倆,這會兒正你眼看著我眼,臉色異常凝重。

今日史思明節堂聚將,因為他們承擔的是防禦北面的要職,故而按照規矩,他們並不需要離開職守前去節堂。安祿山起兵叛亂時,烏承恩正是冀州信都郡太守,想都沒想就跟著安祿山的後頭舉起了反旗,可如今信都郡已經丟了,他這個太守雖然靠著和史思明的情分,以及回下的三千餘嫡系兵馬,勉強在幽州站住了腳跟,可一想到日後幽州城破的下場,他實在是後悔不已。

他都已經是一大把年紀的人了,當初為什麼就失心瘋跟著安祿山折騰?還不如先虛與委蛇,然後看準時機脫離出去。看看侯希逸多聰明,安祿山叛亂的時候留在了平盧,關鍵時刻倒戈一擊,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功,說不定值一個節度使!

“兄長是想仿效之前鄴郡大戰時,城中守將冷不丁開北門迎大軍入城的例子?”

烏承恩的心思被族弟烏承玼一語道破,頓時有些不自然。可是,想到身家性命,他還是點了點頭道:“若是幽州克復,朝廷論功行賞,杜士儀是肯定不會再屈居一鎮節度之位了,其他人也會一一升賞,阿爺在的時候就等同於平盧節度,可之後你我雖大功卻不得節度之位,這恐怕是最後一個機會了。阿弟,你就當幫我一把,我並不是貪圖一個位子,是為了咱們烏家的未來!”

“可是……你家三郎如今在史思明麾下當裨將,也頗受信賴,如果萬一事敗,他恐怕就糟了。”

“你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可如果就這樣下去,我實在是擔心玉石俱焚!”

烏承恩頹然嘆了一口氣。可就在這時候,外頭傳來了大呼小叫的聲音。知道必有狀況,他哪裡敢怠慢,立刻起身開門。果然,一個親兵已經打算提醒屋子中的主將,見人出來當即焦急地叫道:“將軍,居庸關的安北軍出擊了!”

聞聽此言,烏承恩登時心裡咯噔一下。想當初,安祿山一路出兵勢如破竹,而他兄弟倆最初隨軍,後來卻因為年紀大了有些支撐不住,念在從前情分和功勞,安祿山便准許他們回幽州坐鎮,史思明又格外囑咐他們好好盯緊了留守的范陽節度留後賈循,他們倆自然一口答應。也正因為是他和烏承玼的警醒,方才敏銳地注意到居庸關異動,立刻當機立斷關閉幽州城諸門,避免了那支奇兵殺到幽州方才警醒,一戰就丟了老巢的危險。

既然奇兵不奏效,那支安北兵馬就不再恣意進擊,只穩穩守住居庸關,竟是絲毫無懼地和幽州城守軍對耗了起來,至於糧草補給,媯州媯川郡民眾竟是自傳送給了安北大軍。安祿山在幽燕經營了十幾年,竟然還是不能盡收人心!

直到史思明匆匆返回,誅了賈循三族之後,烏承恩方才得知前方和後方一下子糟糕起來的戰況,竟是杜士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了。現在每每想起當時他在幽州的“力挽狂瀾”,他就比自己跟著安祿山叛亂還要後悔不迭。早知道如此,他就應該和賈循一塊反水!

他和烏承玼一塊匆匆到了城頭,就只見遠處旌旗招展,赫然有至少上萬人。可單單靠這樣一支兵馬就想打下幽州,那簡直是痴心妄想。不等他吩咐,烏承玼就已經厲聲喝令城頭將士進入一級防禦狀態,隨即命人去打探其餘東西南三面是否有敵軍出現,可就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他突然只聽得有人嚷嚷了一聲叔父,扭頭一看方才發現是史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