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沒有一件好事!
正常的思維,這時候躲還來不及,這個什麼桃源公司,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偏偏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加入旅遊行業。
從理論上來講,做生意有時候也類似買股票,行情低迷的時候,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可以買進,等到行情好的時候丟擲大賺一筆。
但在實際運作中,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因為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低谷,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上升期。
所以一般的做法,都是跟紅頂白,什麼產業火就做什麼。
桃源旅遊公司成立的訊息,之所以能吸引眼球,除了在這個特殊時期,以不合常理的姿態高調入場之外,其具體負責人,總經理的人選,更加是一個爆炸性新聞。
桃源公司的實際負責人,總經理楊濤,正是之前江城市黑導遊事件中,責任公司陽光旅行社的少東家。
在整個行業的蕭條時期高調入場,用一個在行業內有巨大汙點的人負責運營,這家桃源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到底要幹什麼?那位年輕企業家蘇銘又是什麼人物?
一時之間,網路上由於黑導遊和報復性撞車事件引起的巨大關注,毫無違和感的,全部轉移到了桃源公司身上。(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監督救助
蘇銘選擇在這個時候,以這種方式入場,是有他的考慮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宣傳效果。
前期網路上因為黑導遊事件已經形成了輿論大勢,議論的沸沸揚揚,這時候高調入場,並且宣佈啟用之前陽光旅行社的少東家,效果正如他預計的那樣,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順利的轉移到了新成立的公司上。
洶湧的大潮,稍稍這麼一撥弄,就轉移了方向,全部集中在桃源旅遊公司身上。
‘名氣’或者說‘知名度’,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一年花在廣告上的錢在所有支出中比例非常大,甚至是大部分。
現在入場,吸引了網路的注意力,等於不花一分錢,就為新成立的桃源公司做了巨大宣傳,其效果,比在央視花錢做廣告都好,無形中即遠遠超過了做廣告的宣傳的效果,讓桃源旅行社的名氣一下子打響,同時又節省了一大筆廣告費。
節省下來的廣告費可不是小數目,想要達到目前的宣傳效果,如果花錢做廣告,說不定要把蘇銘手頭的那一個多億全部砸下去才行。
也不是說一丁點錢都不花,陽川市電視臺、陽川日報,還有各路媒體進行報道,那可不是白報道的,基本的廣告費是要給的。但相對於帶來的效果,這點錢可以忽略不計。
同時,宣傳的目標指向也非常的明確,價效比很高。
在網路上關注黑導遊事件的,都是什麼人?很明顯,是有旅遊經歷,至少是有這方面興趣的人,換而言之,這些人都是將來的潛在客戶群,目標指向很明確,比花大錢,漫無目的沒有客戶群體爭對性的做廣告效果要好得多。
當然了,這麼做也有點冒險。
名聲很重要,但旅行社需要的是好名聲,陽光旅行社就是個例子,名聲臭了,不要說賺錢,店面都能被憤怒的遊客給砸了,連正常經營都成問題。
楊濤的身份就是個敏感點,江城市北四環惡**件的始作俑旅行社的少東家,難免讓人覺得,讓這樣一個人來管桃源旅遊公司,這家公司會不會也變成之前的陽光旅行社?
在蘇銘的示意下,沈言透過網路,暗中放出了一部分楊濤和自己的資訊,很快的,這些資訊就被‘人肉’了出來。
桃源各公司和蘇銘本人就不必說了,由於之前蘇銘有意識的作為,他在國內外的聲譽簡直是完璧無瑕,好到了極點,網民去人肉他,把他的資訊公佈出來,等於是又一次為他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