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其嚴厲管教並輔之以分化瓦解等手段。果然,僅僅幾天,“學習班”裡的“壞頭頭”們便紛紛投降,寫出了悔過書和不再鬧返庫的保證書。與此同時,政府調動大批車輛將潰散在庫區的移民強行拉回了安置區。

第四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

20、“返庫自救”

農工點燃的庵棚漸漸熄滅,庫區狼煙慢慢消散,王福義潰敗的隊伍捂著新添的傷口,狼狽不堪地逃回了陝北高塬“渴死寡婦”的馬湖,劉懷榮、苗福群、陳文山的人馬也在當地政府組織的“清除”中土崩瓦解,四下逃竄。政府強拉移民回安置區的車隊揚起的塵土漸漸落定後,充滿殺氣和吶喊的庫區重歸寧靜。

失敗者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伺機捲土重來。很快,渭北平原的渭南、蒲城、大荔等縣境內那幾大片滷泊灘和鹽鹼窪地出現的新的躁動——十多年了,安置在這一區域的五萬多原華陰灘移民一直忍受著苦澀的鹽鹼水和缺衣少糧的生活熬煎。1964年以來,王志義、苗福群、王福義等人在庫區颳起的返庫風暴也一次次勾起了五萬華陰人對故土的懷念,他們也曾積極捲入那洶湧的風暴,雖未進入風暴的中心,但遼闊的華陰灘也一次次灑下了他們在農場爭地奪糧時流下的血與淚。

王福義潰散的隊伍剛剛消逝在茫茫的蒲城塬上,華陰灘五萬移民的“司令”劉懷榮已開始醞釀下一場更大的返庫風暴。這種“醞釀”或者說“預謀”的決心是艱難的——“劉司令”生活的地方是中國,自古以來,這就是一個“官為本”的國家——無權無勢的人叫“布衣百姓”,百姓把自己叫“賤民”而稱官員為“父母官”,什麼“官尊民卑”,什麼“民心似鐵,官法如爐”,什麼“貧不與富鬥,民不與官鬥”,這些成語民諺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善良的中國百姓。世世代代以耕種勞作為生的農民,心底裡更是懼怕政府,有著一種天生“良民”、“順民”的品德,只要有地種有飯吃,只要當官的不把他們逼到絕路,他們是萬萬不會“上梁山”的——即使是因政府幹部之錯,他們稍有“頂撞”,略有“抗旨不尊”,他們自己也會在一種大逆不道的負罪感下惶惶不可終日。所以,在中國,沒有——或者說很少有那種想和政府或願同官員作對的百姓,不進入生活的絕境,他們絕對沒有膽量和勇氣揭竿而起,不是非常原因,誰也會作國家的良民而決不去做政府的刁民。

何況,劉懷榮還不僅僅只是一個良民——當初,他領導下的義合鄉義升村三隊豐衣足食,富甲一方。政府修三門峽水庫要求“遷一家,保萬家”時,劉懷榮二話不說,未與家人商量就毫不猶豫地把全家11口人的名字全部報到了赴寧夏的先遣隊。他麾下的160多戶600餘眾也被他動員出了庫區。即使在安置區喝著不能喝的苦澀的鹽鹼水和令人作嘔的窖水,即使他的父母被餓死在遙遠的寧夏沙漠裡,他對政府、對國家的移民政策也沒有半點怨言。這種氣度,這種表現,不管是對國家對政府,還是對管理百姓的官員,劉懷榮無疑都應該算作一個標準的順民和良民……

要不是後來三門峽水庫高程的改變使庫區露出了那麼多誘人的土地,要不是部隊和省城的機關單位以國有所有制的名義併吞了移民集體所有制在庫區的那些土地,或者是安置區的糧夠吃,能解決飲用水問題,老社員能不歧視移民,或者是到庫區“拉吊莊”不老被追得雞飛狗跳,劉懷榮肯定會把這個順民和良民永遠當下去……

劉懷榮曾這樣告訴過記者:有時,我在想,假如僅僅只是自己失去了土地,只是自己過不下去,只是自己在安置區受歧視,那我也就認了。然而,關中東部幾十萬和自己一樣的農民都同樣喪失了土地,都同樣過不下去,都同樣在安置區受歧視,這就使人有些忍無可忍了。

這種移民背景下,“劉司令”身上那種“路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