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聽打聽奚王李大酯?”
杜士儀心知肚明小和尚對嶽五孃的傾慕,儘管這一段緣由著實纏夾不清,可既然是兩廂情願,他也沒什麼好多嘴的。等聽得奚王李大酯這個名字,他登時大吃一驚。這哪裡是一個奚人,這分明是奚族之主即便奚族如今已經大不如前,兼且只是邊陲小國,可那也不是一己之力能夠解決的
略一思忖,他當即點了點頭道:“好,當年公冶先生也教過我和崔十一郎武藝劍術,有恩在先,如今他既是下落不明,此事我一定會竭力打聽。”
等到兩人說完話,再一看屋子裡,羅盈已經被王翰追問得招架不住了,他少不得再次進了門去打圓場。一句財sè動人心之後,王翰立時恍然大悟,收起了那對每一樁小案子盤根究底的心思。只不過,素來相交只有文士的他難得見到這麼兩個非同凡俗的客人,自然便笑著挽留他們再住上兩ri,羅盈滿臉為難正猶豫時,嶽五娘便點了點頭。
“橫豎也不急在一時,王郎君既是如此厚意,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只有一件事要拜託王郎君,莫要宣揚我是師傅的徒兒。前些年隨師傅遊歷北地各州縣演劍舞,現如今師傅被召入宮,我也沒了再演劍舞的興趣。”
更不想趨奉於人
對於這個要求,王翰想也不想便笑著答允了下來,大方地將這一整個院落的客舍留給了兩人。等到杜士儀隨其一塊出來,聽身邊這位搖頭嘆息昔年曾一睹公孫大娘風采,今後卻再見不到那等絕麗之姿的時候,他不禁笑道:“麟德殿賜宴之際,公孫大家常有出場,王郎君但使迴歸朝堂,還愁異ri沒有機會?”
“也許吧”王翰對於做官二字,興趣卻並不大,聳了聳肩便開口說道,“話說回來,既然張使君說讓我為你嚮導,我帶你去天兵軍營地一觀如何?”
杜士儀這一路北上,沿途風土地理人情官聲所見所聞,林林種種記錄眾多,然而因前時一路所經州縣都不是邊鎮,所以他幾乎都不曾驚動過官府,大多數時候都只是走馬觀花。如今到了太原,又有王翰這麼一個地頭蛇帶路,張說大大方方示意他隨便看,他自然不會放棄送到眼面前的機會,當即滿口答應,卻又找了藉口請王翰打聽奚王李大酯之事。想著天兵軍一部分駐紮在太原城內,一部分在城外,今夜興許更要宿在外頭營地,因而他少不得回房換了一身胡服。
想起如今在王宅做客的羅盈和嶽五娘,杜士儀突然靈機一動,問兩人可願隨侍去瞧瞧熱鬧,小和尚自然千肯萬肯,見嶽五娘滿口答應,他登時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等到兩人裝束停當,嶽五娘去塗黑了臉跟在後頭充作隨從,待到王翰帶人過來會合時,盯著兩人看了好一陣子,這才哈哈大笑了起來。
“好好,二位既然肯去看熱鬧,那就隨著一塊來吧只不過,可別抱太高期望,天兵軍畢竟設定至今時間不長,這兵員之中,難免良莠不齊。”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二百零五章 亂象初現
read_content_up;
唐朝制度,所謂的軍鎮設在各處要緊邊地。設立於開元五年的天兵軍,至今不過區區三年的歷史,因當年鐵勒五部來降,其中兩部安置於朔州之北,懼其為亂,這才因張嘉貞的提請而在太原城中內外設定,兵力之眾高達八萬人,以幷州長史兼天兵軍大使。這八萬人分數個營地,一部分屯駐於太原城中,一部分則駐紮於城外北面一帶。
當杜士儀隨同王翰在太原城內幾個營地轉了一圈,雖只見井井有條,但與其說是兵營,他卻覺得那種市井氣息更重。等到出了太原城,一路順著官道疾馳一陣,最終上了一處小丘時,見下頭一處軍營中正在cāo練,而附近農田中,尚可見農人彎腰耕作的時候,他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這些兵員是輪流cāo練和屯田的?”
“眼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