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打工打到京城城,找活兒找的頭髮懵。想吃飯來沒有錢,不行。”
寫好詞,分好工,要準備表演,二歪突然想起來:“我們去哪兒弄鑼鼓傢伙?”
“啥鑼鼓傢伙,就用我們的飯碗牙缸,找個筷子木棍的湊合著來吧。”
在一個大門聳立的大院門口,出出進進人很多,琉璃鼓著肚子操著生硬的普通話可著勁吆喝:“各位大叔大媽大哥大姐,快來看,這裡有人唱戲給你們看。”
天很冷,行人穿著厚厚的棉衣,眼睫毛眉毛掛著白霜,圍脖上還有一團晶瑩頭透亮,那是出氣呵出的熱氣凝聚的冰。
看他們幾個人忙活不知道要幹啥,便圍上來想看個究竟。
琉璃催促二歪:“快一點唱,你一唱人會圍上來了。”
二歪來了勇氣和膽量,用女聲唱起了花木蘭:“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一個半大小夥子男生女唱,一些人便圍上來指指點點。二歪象一隻學打鳴的小公雞一樣笨拙滑稽,嗓子不圓潤,喉嚨裡有東西擋著似的。書上一隻烏鴉鳴叫,好像是和二歪比嗓音,看到自己的叫聲比人家唱的好不到那裡去,只好拍拍翅膀飛走了。
二歪一句戲詞剛出口,沒等換過氣兒來,兩個胳膊帶紅箍的老太太走過來,一臉的正義:“幹啥的,你們幾個是幹啥的?誰讓你們在這兒擺攤賣藝?快走。”一個帶眼鏡的老太太半側身指著大門口的一塊牌子的說:“你沒有看到這是什麼地方啊,還敢在這兒胡來。”琉璃一看是一個國家部委的家屬院,忙說找錯地方了馬上走。
為民說:“我們是要飯的,肚子餓了沒錢買饃。”
說吧,掏出證明,老太太看了一眼,雙眼迷成一條縫。在印有”江南省蘭封縣劉莊村革命委員會箋”的信紙下,歪歪扭扭的寫著:
證明
最高指示: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茲有我村青年曹琉璃等4名同志,因為無限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他們積極主動的到外地參觀學習,為的是響應黨的號召,知識青年到城市去,增長知識才幹,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增磚添瓦。請沿途各級領導給予放行為盼。特此證明。
1987年3月3日。
印戳在下面,血一樣紅。即不壓年月,也不壓單位,孤零零蓋在證明的最下面,猶如風箏尾巴上吊著的綵帶,飄搖不定。
老太太露出善意的笑:“你們真會拽詞,把要飯的證明信寫的和花兒一樣,趕緊走吧。”琉璃接過證明,趕快收拾東西跑了。
旁邊幾個人看看他們的狼狽樣兒,笑一笑四散走開。
下雪不冷化雪冷。儘管太陽溫度在升高,可地上融化冰雪的冷氣在增多。幾個人頭上冒著汗,絲絲白氣兒在眉頭繚繞,很快又融入空氣。腳下被雪水浸透的鞋裡很涼,涼氣襲來似觸電一樣擴散全身,極不舒服。
他們在一個開闊的地段紮下臺子演節目。一個老人從人群中擠過來,站在面前。身材微胖,頭髮花白,彌勒佛一樣的笑容。看到琉璃幾個人表演三句半,跟著狂笑不止。表演完兩個節目,一些男女遞過來一些零錢,遞錢的人男的少,女的多,其他人一鬨而散,老人站在原地沒有走,從衣袋裡掏出20塊錢塞到琉璃手上。
琉璃急忙推託:“大爺這太多了,我們不要這麼多,我們只想弄個早飯錢。”
老人挺客氣:“小夥子,給你就接住吧,這是你們應該得的。你們表演的三句半不錯,江南豫劇唱的也不賴,物有所值。我從那個部委家屬院哪兒看到你們,一直跟到這兒。你們幾個年齡不大,應該在家讀書,咋跑出來要飯了?”
琉璃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