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方便示現涅槃之相的佛(續)

《心蓮百合文化網》留言板轉過來的問題:請問:佛國世界有的是40劫,是什麼意思呀?

上次我們已經探討過了,佛示現涅槃之相是方便。佛示現壽命也是方便,是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令眾生珍惜佛法而不斷精進。《佛光大辭典》:“【十海】……佛壽量海,順應物件而佛壽可長短自在。”因為佛已經證得不生不滅之果,不生不滅是永恆的狀態。《佛光大辭典》:“【不生不滅】乃“生滅”之相對詞。為常住之意。“《入楞伽經·卷六》:“不生不滅者,即如來異名。”在《金光明經·一》中提到:有一位菩薩不清楚為什麼“釋迦如來壽命短速,方八十年耶?”當是有四位佛說釋迦牟尼佛的壽命:“一切諸水可知幾滴?釋尊之壽命無有數;諸須彌山能知其斤兩,釋尊之壽命無有量;一切之大地能知其塵數,釋尊之壽命無有算;虛空之分界尚可盡邊,釋尊之壽命無有計。”

這裡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徹底認清並遠離邪法外道、定性聲聞和定性闢支,真正走進佛法之門,虛下心來,珍惜佛法,刻苦學習,並積極實踐,消除惡業,造福他人。要學會自己救自己,而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將自己交給別人而亡失自我。要多加強修養。人格不完善,還談何成佛?不要自私,要多考慮一下別人。克服心浮氣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所做所行是否自私、為所欲為,修養到底怎麼樣?之後認真糾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參見部落格文章:

《遠離定性聲聞和定性闢支》

//blog。sina。/u/454a226e01000a4l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續一)》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續二)》

另外,這個問題在《綜合文化資訊網》的文章《論議佛法永傳》中有相應的內容,我們參考一下。;content=Article&id=289

2007年7月30日釋出於百度部落格

126、供養的重要意義

126、供養的重要意義

《心蓮百合文化網》留言板轉過來的問題:請問:為什麼佛教把供養看得那麼重要?

首先我們要清楚什麼是供養。《佛學常見辭彙》:“【供養】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

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措、愛護的意思。”我們要修養(修道、修行)自己,首先就得虛心,供養是虛心的

表現之一;其次,慈悲也是我們修行的根本,一切善行不離慈悲,而供養也是慈悲的表現之一。

供養屬於佈施。供養的意義是為了成就佈施度。《三藏法數》: “【供養】供養者,謂因成就檀度,

故興供養。若不長時供養三寶,則檀度不得圓滿也。”大意是說,為了成就佈施度(檀度),所以才供養,特別是

供養佛、佛法和一起修持佛法的人。佈施是修行入門的基礎。《月燈三昧經》:“佈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道之初

門。”所以,應該重視佈施(奉獻)、供養。

關於供養,我們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要增加社會責任感,一定要供養好老人,孝敬好老人。

2、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對得起自己的工資供養,否則是偷盜的行為。

3、要生財合道,勤勞合法致富,不做作奸犯科的事情。

4、要避世譏嫌,不要作違法或違背道義上的斂財、集資行為。

5、不要借紅白喜事、喬遷祝壽、過年過節等理由變相大肆收取別人(非親朋)的財物(實則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