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衰變係數也不盡相同,因而造成科學儀器將同一時代的懸棺判定為不同時代呢?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即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好幾次大洪水並形成堰塞湖,每當發生洪水的時候人們便將浮木琢成棺材斂屍存放於巖穴當中,水退後便形成了懸棺。
而每次形成堰塞湖的水位並不一致,所以懸棺的高度也不一致。但這樣解釋未免有點牽強,若說第一次洪水因為各種原因歷史上沒有一點痕跡可尋。那麼秦漢以後的幾次大洪水怎麼可能會沒有記載呢?
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懸棺肯定主要是大洪水之後留下的產物,很難想象在遠古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時代,一個普通人死後人們會花多大的人力物力搭建高架或利用其它繁重的手段將棺材置於高高的巖縫中。
其實古時發生的一些事,原本是十分簡單的,只不過事過境遷,滄海桑田,人們不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罷了。現在的人們所處的社會太複雜,人際關係也複雜,自然便把古時原本十分簡單的事複雜化了,甚至不惜引經據典或透過實驗來加以論證。最怕別人說自己的想法太簡單,解釋太膚淺。
如此說來,現代人究竟算是聰明還是愚蠢呢?
或者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在公元前6世紀到2世紀之間,廣大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處於一個地質活躍期,加之雨水又特別多,因而造成了很多地區的洪水暴漲和溶洞垮塌,而廣大的古巴越地區與水親近,琢木為棺十分盛行,將之納於巖穴則不佔田土,水退後高懸在上不易偷盜,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什麼懸棺葬總是發生在有水體流經的峽谷地區。
這些壁畫和文字,還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事實:古代的白虎之巴曾經是一個十分強大而好戰的部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白虎之巴可以說代表了整個巴國,儘管其它部落並沒被完全降服。
同時白虎之巴還可以稱之為一個“遊戰部落”,它的早期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征戰、擴張、遷徙、掠奪的過程,也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白虎之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疆域,也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國家機器,所以說那時的巴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巴國,而只能稱為巴族或白虎部落。
自有了尹幹之後,才開始農耕定居生活,正式設立國都,建立完整的國家制度,也才算是真正的國家。但好景不長,剛剛立國不久,接連遇到兩場浩劫。一夜之間,由一個強大的邊遠小國變成一個人見人欺的小部落,若非隱入絕谷之中,早就滅絕殆盡了,而絕谷中的白虎之巴卻以巴國正統自居,不是說沒有緣由的。
<;a>;手機使用者請到mqidian閱讀。<;/a>;(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
 ;。。。 ; ; 第二十七章蔓子之殤
特別有意思的是,文字講到“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乃是指巴人善戰,以奇怪的歌舞方式嚇阻殷人,使得一部分殷兵陣前倒戈,在武王伐紂的戰爭中立了大功,所以武王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嫁給巴王,極其籠絡他。可見巴很早以來便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頭腦中突然浮現一個人名。
“祭司大人,請問您知道巴蔓子將軍嗎?”
“巴蔓子、巴蔓子,祭司又一次合上雙目,似在回想搜尋……”
“怎麼大人不知道巴蔓子將軍嗎?”見他這種神態,我不僅有點失望。
“怎會不知道?巴國由盛到衰正是從他身上開始的。”祭司臉色蒼白,語氣沉重。
“祭司大人可否將這巴蔓子的事講與在下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