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說的就是趙括。”

“長平之戰,是趙國與秦國國力的比拼,趙國糧食產量不及秦國。”

“廉頗堅守不出,是想消耗秦軍的銳氣與糧草,抓住機會一舉擊潰秦軍。可惜他沒等到這個機會,就被趙王換掉了,當時趙國確實耗不起了!”

“長平之戰,秦軍戰死多少?”

“史書上並未詳細記載,有人說秦軍死傷二三十萬,也有人說秦軍的傷亡不過五萬。”

“趙軍戰死五萬,被坑殺四十萬,全軍覆沒。”

“趙括沒有大戰經驗,加上後勤軍械糧草不足,趙王在後面一直催催催,逼他與秦軍決戰,讓他失了分寸。”

【“第九位,‘功蓋唐太宗’的大唐開國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確實有能力也有功勞,但要超過李世民,是不是要再想想?”】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有資格跟李世民相比的能有幾人?”】

各位面的李世民:講實話好,要多講實話。

【“第十位,‘笑殺司馬昭’的蜀漢後主劉禪。”】

【“我跟很多人一樣,覺得劉禪是好人,庸主,而非昏君,”】

【“在諸葛亮為他安排的主政之人用完後,蜀漢開始全面脫離軌道,最終導致亡國。”】

【“就這一點,說明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執掌一國。”】

“說的對,沒錯!”歷史位面的趙構高興壞了,說道:“劉阿斗就是個廢物,把諸葛亮推薦的官員都用完了,無人可用了,重用宦官黃皓,完全是昏庸無能之輩,豈能跟朕比?”

同樣高興的,還有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這兩個人,對後世之人說自己不如劉禪耿耿於懷。

“哪怕如此,劉禪依舊比趙構和朱祁鎮強,至少聽話!”

“劉禪適合當傀儡皇帝,只要有賢臣輔佐,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朱祁鎮要是像劉禪這麼聽話,把打仗的事交給那些文臣武將,不會有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

[給他一張世界地圖,他能把歐洲打穿的秦始皇算不算?]

[算。]

“這暴君為何沒排進網廟十哲中?”

[吹得最離譜的還是朱祁鎮和完顏構。]

歷史位面的人:哪都少不了他們倆!

趙構:我本來就是有功的,是我守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朱祁鎮那廢物能跟我比?

朱祁鎮:▼_▼

[郭嘉是個參謀,確實拿不出有名的戰績,那諸葛亮有什麼戰績?]

[解決蜀漢內憂外患,平南中,五次北伐,入漢中。他還會音樂,繪畫,書法,發明,建築學,水利,法律學,天文,兵器學,農業學,還會冶金,製作盔甲等等等等。還有文學作品,出師表,誡子書,論交,論光武,論諸子,論讓奪,還有軍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這些不是嗎?]

“我從小就崇拜武侯!”

“你懂歷史嗎?你腦子裡的是演義裡的諸葛亮。”

“諸葛丞相,神人也!”

“還有啥是諸葛亮不會的?”

[北伐贏了嗎?]

[北伐有幾個贏的?謝玄、劉裕北伐也失敗了,是不是他們也不行?]

[讓劉備從一無所有變成三國之一,這還不算功勞?這不算開國嗎?天下三分,魏吳也沒統一天下。]

[朱元璋北伐成功了,所以他最厲害。]

朱元璋:包的。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李世民、李靖都稱讚,你要說他倆不懂軍事,當我沒說。崇禎是想跑沒跑掉。]

[諸葛亮最強的不是軍事,而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