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年少不知李鴻章 年長方知真中堂(第2/2頁)
章節報錯
治。]
[天下十三州,魏國佔九州,吳國佔三州,蜀國只有一州。
一州之地對魏國九州,還把對方打的節節敗退,畏蜀如虎,朝野震動。
而且弱勢的一方,偏偏還是進攻的一方,糧草補給兵力,全部都是大劣勢,甚至就連北伐前的起勢,buff也是疊滿了。
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孟獲興風作浪,曹魏虎視眈眈,東吳鷹視狼顧,之前的夷陵之戰一把大火精銳燒了個乾淨。
對方三路援兵,一路援兵就比自己全軍人馬還要多。
在補給方面,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每次基本都是因為糧草不足撤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種局面我實在想不到有誰能北伐成功?]
“朱元璋不厲害嗎?讓他去。還有李世民。”
“他們誰去也沒用,除非能帶去後世的科技。”
“後人說過一句話,如果朱元璋生活在漢末三國,連要飯的機會都沒有。”
[帝辛的失敗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他低估了人性,且當時民智未開,他廢除活人祭祀,給奴隸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最後反抗他的,不只是被動了蛋糕的貴族,還有不被貴族當人看的奴隸。]
[廢除人祭是周公乾的。周公廢除人祭後,由殷商遺民所建的諸侯國中還保留著人祭的傳統。]
[人祭是被廢除了,奴隸依然存在。我看東周列國,周天子死了,要殺大量的奴隸給他殉葬。]
“該死的奴隸主!”
“應該把周天子的墳給刨了,把他的屍骨拽出來遊街。”
[冉閔是貼吧裡的名將,被吹成了再造華夏的英雄,笑死。搞得前涼張軌沒有抵抗五胡一樣。]
“張軌是誰?”
“張軌是前涼太祖皇帝,殺胡人保護漢文化,使涼州成為漢人的一方樂土。”
[如果冉閔可以吹,吳三桂其實也可以,冉閔是靠漢人的鮮血上位的。]
吳三桂:跟武悼天王並列,我該高興還是生氣?
[真的不明白李鴻章有啥貢獻?我記得前幾年我在某個影片下評論,結果被罵了一個星期。]
[確實不知道他有什麼貢獻。]
[前幾年,全是吹李鴻章的,年少不知李鴻章,年長方知真中堂。]
[現在這句話純純的嘲諷,你看李鴻章有什麼貢獻,鎮壓太平天國,那是對滿清的貢獻,好處他李家沒少拿。
推行洋務運動,他自己沒少撈錢。
與洋人外交周旋,少給了日本1億白銀,給八國聯軍4.5億白銀,這成了他的貢獻。
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世人眼中,他成了被滿清推出去背鍋的。]
[那4.5億白銀分期39年,利滾利變成9.8億,最後給了5.7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