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年來又同在西北並肩作戰,交情亦厚,橫了曲端一眼,冷笑道:“不知在曲正甫心中,晉北軍又排第幾?”
曲端淡淡道:“不敢居劉種之前,亦不在耶律之後。”他這裡所說的種,自然不是種彥崧而是種去病。
王宣一聽,便知道他自詡居三甲之列,笑道:“霸氣的軍隊,真打仗時未必便勝過老實的軍隊。可惜彼此都是大漢上將,沒機會一較高下,倒是一件憾事。”
任得敬雖然還未居上將之列,但此時隱隱然也是上將軍的候選了,湊趣道:“若陛下允許,幾時請幾位上將演習對戰,讓我等開開眼界,倒也是一件盛事。”
曲端冷笑道:“演習只能試出一支軍隊有多差,未必試得出一支軍隊有多強!雖不是紙上談兵,卻也差不多了!”
盧彥倫在旁笑道:“幾位上將軍雖不能真打,但放著有一位英明神武、目光如炬的千古兵家奇才在此,諸位為何不請他品評品評,以作定論?”
曲端便問那奇才是誰,盧彥倫道:“自然是陛下了。”
耶律餘睹和任得敬都慌忙道:“不錯,不錯。”
劉錡曲端心中卻都想:“馬屁精!”但面上亦不敢表露,都注目於折彥衝,要看他如何評價眾人高下。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兵者乃兇器,我輩不得已而用之。幸得諸位協力,安此半邊天下。往後當戮力同心,以成全功,至於高下,千古後自有定論!”
劉錡等聽了這話才肅然動容,心悅誠服,折彥衝又拍了拍種彥崧的肩膀道:“至於小種,實是我大漢的太平將軍。”
任得敬心道:“陛下這話似乎一語雙關,這太平將軍究竟是致太平的將軍,還是安於太平的將軍?嘿,只怕陛下心中未必不同意曲端的話。”
種彥崧卻欣然道:“能當一個太平將軍,卻是我祖父的生平夙願,彥崧之志亦如此。”
劉錡嘆道:“種少保衛國安民之志,舉世同仰,真乃我輩之楷模!”
曲端卻道:“不然。種少保雖然是我西北軍旅之碩果元魁,但他身處末世,其治軍之氣象、用兵之心術,均染末世之跡,與我大漢今日之開國盛況不可同日而語!誠如陛下方才所言,天下雖安半壁,但仍有半壁未安,我等正當奮圖強,以成全功!”
劉錡種彥崧聽了這話心中都是一震,他們自然知道要“成全功”意味著什麼!劉錡猶豫了片刻,說道:“如今南北相安,未必用得上我等了吧。”
曲端道:“相安只是表象,別人看不透,難道劉將軍也會被矇住?再說這等天下一統的大事我等不做,難道還指望那幫文官?”
劉錡道:“若楊丞相所領導的大臣達士們能戰勝於朝廷,我等樂得清閒!”
曲端和劉錡本來同出西系,但這些年來兩人的主張卻越走越遠,和劉錡種彥崧與文官系統傾力合作不同,曲端對文官系統向來看不起,所以聽了劉錡這句話忍不住連連冷笑:“若靠那幫窮酸,只怕一百年也成不了事!”
劉錡卻道:“書生們辦事雖然遲緩拖沓些,但也溫雅從容些,若些許光陰能換來兵不血刃,我輩等等又何妨?曲兄只記得陛下天下半安一語,為何卻偏偏略掉了陛下‘兵者兇器’的聖人之言?”
曲端道:“救東南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乃是刻不容緩的大事!說不得,這兇器還得再用一次!”
劉錡道:“這幾年趙氏做得不錯,江南巴蜀的百姓,未必就處於水生火熱之中!”
曲端聞言正色道:“劉兄!你身為大漢上將,怎麼替趙構說話!若是不知道的,怕要疑劉兄投敵!”
劉錡也是臉色一沉,王宣忙道:“兩位說得太遠了!今日只是陪伴陛下閱軍,這南北之事不如他日再議。再說我等名聲本領或有高下,但對大漢對陛下的忠誠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