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無二!曲兄方才這句話若放在酒桌上,當連罰三杯。”
曲端亦知失言,忙對摺彥衝請罪道:“臣口誤,請陛下降罪。”
折彥衝微笑道:“言語口角,無傷大雅。我們是武人,又不是文士,不必太過計較。不過正甫方才的話說的過了,卻需向信叔道歉才是。”
曲端領旨後便向劉錡致歉,劉錡亦自還禮,一旁諸將見他們雙手相握,似乎私罅已消,但他們更知道劉曲兩人方才所爭論的南北大事,並未因這一握手而解決。( )
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上)
折彥衝在長安稍作停留之後,便轉而向北,以任得敬部為前軍,王宣左,曲端右,劉錡、耶律餘睹在中軍隨行,朝銀川而來。蕭鐵奴派種去病迎出三百里,他自己也親過黃河相迎。幾路大軍匯聚,浩浩蕩蕩進入銀川。
這座西夏都城阻撓了蕭鐵奴甚久,嵬名察哥覆滅以後,蕭鐵奴本以為中興府唾手可下,沒想到乾順還是足足堅持了一年有餘。城破時蕭鐵奴已經極為暴躁,差點就要將城給屠了!幸好有種去病攔著,這座西北名城才得以保全。在種去病的建議下,蕭鐵奴將之交給盧彥倫全權處置,盧彥倫理政的手段了得,沒兩個月下來就將這座西夏故都治得服服帖帖,各種勢力親漢者扶植,仇漢者打壓,西夏之死忠則或流或殺,只花了半個月市井便平靜了下來,半年後這座改名為銀川的城市便有了破城前的三四分繁華。
折彥衝進入銀川時,這已是一座臣服之城,党項人的武裝早已解除,民間秩序主要掌控在親漢的佛教僧侶手中,折彥衝駕到時,軍鑼開路,萬民匍匐,乾順身著王者袍袞,率領一眾降臣遺民叩頭於城門之外,這等威風,這等情景,便如這夏都剛剛由折彥衝攻破一般。折彥衝在馬上面含微笑,安撫了乾順幾句,著他即日往長安居住,安養餘年。
乾順和宗弼不同,他已是一個相當漢化的君主了,所以城破之時並沒有像宗弼一般焚燬宮城,當日城門破時,他眼見無幸,便派遣使者表示願意解甲投降,只是求蕭鐵奴不要為難城中百姓。當時若乾順執意抵抗,在城中動巷戰,漢軍雖然最後還是必能獲勝,但傷亡非加倍不可,所以蕭鐵奴便在種盧二人的勸告下答應了乾順的請降。正因如此,西夏王宮的宮室殿宇都無損毀,現在折彥衝一到,便成了大漢皇帝的行宮。
西夏的王宮論規模論水準都比不上大宋汴梁皇宮,但比之才經營了數年、尚未完工的大漢皇宮,在諸般細節處卻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大漢的皇宮此刻還近乎一個“空殼”,只有一堆建築,配合皇宮存在的“軟體”——如太監妃嬪宮娥——都幾乎沒有,至於相應的禮儀規矩,由於在內完顏虎不喜這些,在外楊應麒主張“雖鄙賤之人亦當自尊”,因此也不夠隆重,無法讓皇宮的主人感到作為皇帝的威嚴與快感。但是這座西夏皇宮從宮殿樓臺到人員規矩卻都是配套齊全的,所以來更新最快燈火書城希望你訪問到這裡後折彥衝才算切身體會到他之前的君主是怎麼在宮內做皇帝的。
當晚折彥衝在宮中大宴諸將,這場宴席全是武人,或胡或漢,或帥或將,加上一些在攻城戰中立下奇功計程車兵共三百多人,把這西夏王宮的主殿坐得猶如市集一般。折彥衝深知武人脾性,所以這場宴席便辦得極為粗獷,讓諸將盡情喝酒,一切禮節都關在門外。他自己親自把盞,一個個地巡過去,過一人,便問他最得意的戰功是哪次,說出一件來,便勸三杯,所過之處,個個醉倒,才勸了幾十人天色便已白了,一些武將喝醉後竟然赤身**躺下就睡,折彥衝也不以為忤,反而親為披袍免得著涼,如此連喝了三日,數百兵將醉遍,宴席方散。
折彥衝休息了一日,又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