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商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這就是說,有如此明智的皇帝,才有如此順達的臣下。從那以後,他只是講究享受,追求快樂,注重生活,甚至和社會,和政治,和權力,採取絕對疏離的政策,閉門杜客,自我隔絕。這就合乎那位北海敬王希望皇帝知道他的近況一樣,到了“聲色是娛,犬馬是好,志衰意惰”的地步,李世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所以,他一直平安地活到七十四歲去世,給自己畫了一個很圓滿的句號。
。 想看書來
磨和驢的寓言(4)
看來,尉遲敬德要比韓信的下場好,比李善長的結果強,但要不是李世民,而是劉邦或朱元璋,他能享有死後“高宗為之舉哀,廢朝三日”的榮耀嗎?細細分析起來,除了客觀情況的不同外,都是九五之尊,文化的有或無,高或低,其文明程度上是存在著相當差異的。也許這就是磨和驢的寓言,在封建社會里還時不時會出現的緣故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皇帝的嘴臉(1)
在封建社會中,皇帝要不恕你平身的話,你連頭都不敢抬的。你跪在地下,先矮了半截,又低著腦袋,根本看不清楚陛下的嘴臉,是個什麼德行。
於是,在官方史家的生花妙筆之下,哪怕是最孬的最高統治者,無一不是天縱聰明,英武神聖、莊嚴肅穆、至威至尊折“偉光正”形象。其實,中國三百多個皇帝,可以說找不出一個能夠得上這個標準。
據說,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長相,不敢恭維。
清代史學家談遷的《筆乘》,其中有記述明太祖的《疑象》的一則短文,說到這位具有窺私癖的皇帝,經常易服微行於金陵市井間,走街串巷,觀世情民習,聽言察色,查吏治政情。因為他唯恐被人識穿,遭到暗算,所以,賜給諸王侯的“御容”,也就是他的標準相,都是假的,非他本人寫真。吳晗先生所著《朱元璋傳》(人民出版社版本),印有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他的圖影,其可靠程度,大可懷疑。
他之所以不向外公開其真實面貌,既有為他微行偵伺,方便行事的一面,也有其尊容不雅,難以示人的一面。《明史》裡,對他的外觀形象的描寫,有點莫明其妙。“比長,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奇骨怎麼可能貫穿於他的腦頂,著實是外科醫生也回答不上的狀態。
估計,他對自己這種比較奇怪,比較個別的模樣,缺乏自信,於是,相當忌諱,是個絕對碰不得的痛處。明無名氏的《翦勝野聞》一書,記他“嘗微行京城中,聞一老媼密指,呼上為老頭兒。帝大怒,亟傳令召五城兵馬司總諸軍至,曰:‘張士誠小竊江東,吳氏至今呼為張王。今朕為天子,此邦居民呼朕為老頭兒,何也?’即令籍沒民家甚眾。”
由此可見,這個農民出身,為盜、為僧、為遊兵、為義軍,而成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對於維護其天子權威,保衛其形象尊嚴,到了病態的偏執狂程度。明呂毖《明朝小史》的《洪武紀》中,記載了朱皇帝###孟子的一出令人笑掉大牙的鬧劇,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帝覽《孟子》,至‘草芥寇仇’之說,大不然之,謂非臣子所宜言,議欲去其配享,詔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刑部尚書錢唐抗疏入諫,輿櫬自隨,袒胸受箭曰:臣得為孟軻死,死有餘榮。帝見其誠懇,命太醫院療其箭傷,而孟子之配享,於是得不廢。”
這事發生在朱明王朝一統天下以後,江山坐定,再也不是當造反派不管不顧,無法無天之時。他要修理與他相距千年的孟子,有點近似相聲《關公戰秦瓊》,兩個不同朝代的人,偏要進行較量,豈不令人噴飯?舉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覺得此事之荒唐可笑,可沒有一個人敢對此事公開笑出聲來。因為這出鬧劇的主角是朱皇帝,你如果不想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