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宋官場又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
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
進入十二月後,秋天便早早結束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汴河上西北風強勁,人們早早地穿上了冬衣,京城的街頭變得臃腫起來,連隨處可見的牛車也掛上了厚厚的簾子,為車內乘客遮擋寒風。
在新相國產生後,朝廷局勢似乎一下子平靜了,李延慶手中也沒有出現什麼大案,都是一些御史臺單獨審理的小案子,三五天便可以結案。
這天下午,李延慶正在官房內處理公務,外面忽然傳來了咚咚的擊鼓聲,李延慶幾乎每天都聽到擊鼓聲,早已習以為常,絕大部分是隔壁開封府的擊鼓告狀,不過今天這陣鼓聲似乎有點近,不像是開封府傳來,倒像是御史臺的聞登鼓。
這時,茶童應哥兒一陣風似的跑了進來,“你們快看外面,好熱鬧!”
眾人紛紛站起身,這時,李延慶也聽見了外面傳來一陣陣吶喊聲,他心中奇怪,便起身來到窗前,莫俊等人也走了進來,向外面望去。
李延慶的官房在三樓,可以看見御史臺大門處的情形,外面的情形確實嚇了眾人一跳,只見外面街上烏壓壓的全是人頭,不知來了多少人,臺階上是千餘名太學生,他們舉著一幅用血寫成的巨大‘冤’字,高呼口號,幾名太學生正在奮力敲打聞登鼓,聲勢浩大。
李延慶這是第二次領教太學生的威力,上一次是王黼廢除辟雍,將數千太學預備生解散回家,結果引發太學生大遊行,抗議朝廷斷絕讀書人生路,不僅是京城太學,同時聯動了京兆、洛陽、大名、應天四地太學生一起上街遊行示威,逼得朝廷不得不取消王黼削減太學名額的改革,重新恢復了辟雍,恢復太學生每月的錢米供應。
那不知今天又是什麼緣由?這時,新任主簿劉信走進房門道:“李御史在嗎?”
梁師成重新掌控御史臺後進行了大換血,換掉四名侍御史和九名監察御史,三院主簿也全部換人,劉信便接替了前任主簿張洵的職務。
李延慶審理林靈素刺殺案有功,也得到了嘉獎,他提請破格任命莫俊為主事的申請得到批准,莫俊被任命為從九品主事,在他年近五十歲時終於一腳踏入了官場。
“劉主簿有什麼事?”
“鄧中丞請李御史下去一趟,在一樓大門處。”
李延慶點點頭,便離開官房快步向一樓走去,只見一樓大門處站滿了御史臺的官員,為首之人便是新任御史中丞鄧雍,鄧雍是一名畫家,醉心於繪畫,對政務是一竅不通,而且膽子又小,幾乎是梁師成說什麼他就聽什麼,不折不扣地照辦,對李延慶等六名侍御史的事務從不插手干涉,最多過問一下殿中御史的事情,那個比較簡單。
今天外面忽然來了千餘名太學生和上萬看熱鬧的民眾,著實將鄧雍嚇壞了,他不知該怎麼辦?便將幾名侍御史召集起來商議。
“鄧中丞不必擔心,這應該是太學生前來鳴冤告狀,或者是彈劾某個人,我覺得聽聽無妨!”
說話的是侍御史杜臻,他年約四十餘歲,御史臺中他的資格最老,在六名侍御史中排名第一,負責興舉百官,負責審問的李延慶則排名第四。
鄧雍戰戰兢兢看了一眼外面,見外面太學生群情激昂,他有點膽怯道:“我就怕大門一開,他們就洶湧而入。”
李延慶笑道:“如果中丞擔心這個,那卑職出去交涉,讓他們派幾個代表進來,中丞覺得如何?”
鄧雍連連點頭,“這個辦法不錯,那就有勞李御史了!”
李延慶開啟御史臺大門,帶著張豹和張鷹兩人出去了,御史臺的平臺上站滿了數百名太學生,他們十分激動,見終於有人出來,便上前喊道:“我們要彈劾惡官,要求御史臺主持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