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慶刷地拔出腰間劍,用劍指著眾人冷冷道:“我乃李延慶是也,誰敢再上前一步,我就讓他血濺當場!”

眾人愕然,一下子安靜了,李延慶要的就是這轉瞬即逝的安靜機會,他厲聲喝道:“你們是方臘同黨,要在京城造反嗎?”

李延慶是從戰場上殺出的文臣,他身上自然有一種殺氣騰騰的魄力,他手執長劍一步步向一群太學生逼去。

他在太學中聲望很高,數百名太學生聽說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延慶,不由紛紛後退,一名為首的太學生喊道:“我們不是造反,是來御史臺告狀。”

“御史臺有御史臺的規矩,你們擅闖御史臺就是大罪,若想告狀,就給我退回止步欄外再說話!”

止步欄位於臺階下面,和聞登鼓平行,一般擊打聞登鼓後,就應該站在止步欄外等候,自然會有官員出來接狀書。

這時,為首太學生回頭大聲道:“李御史說得對,我們不要被人抓住把柄,先退回去!”

千餘名太學生聽從他的指揮,紛紛向臺階下走去,退到了止步欄外,為首太學生喊道:“李御史,這下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李延慶點點頭,“你們商議一下,派幾個代表進御史臺,鄧中丞會親自接見你們。”

眾人商議一下,走出來三人,“我們願為代表!”

李延慶又問為首太學生,“你叫什麼名字?”

“學生陳東!”

李延慶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原來他就是北宋末年的學生領袖陳東,李延慶點點頭,“你們三人跟我來,其他太學生保持安靜,不得鬧事!”

他便帶著三名太學生代表走進了御史臺,鄧雍見李延慶平息了學生鬧事,心中頗為高興,連忙命令安排房間。

不多時,鄧雍和六名侍御史以及三名太學生代表走進房內。

“請坐吧!”鄧雍很客氣地請三人坐下。

三名太學生先自我介紹,他們分別叫做陳東、雷觀、張柄,其中陳東是太學生領袖。

鄧雍點點頭,“三位請說吧!為何要聚眾擊鼓?”

“我們是為張蒲案件鳴冤,希望朝廷能重審此案,還張蒲一個清白!”

李延慶心中略略有些失望,他還以為太學生在反對和金朝結盟呢?原來是為張蒲那樁案子。

張蒲案的案情比較簡單,起因是年初皇宮內放出六十八名宮娥,其中一名宮女叫做劉萍,放回家鄉江夏縣,不料兩個月前她兄長跑進京告狀,她妹妹被太學生張蒲強佔後投江自殺,由於劉萍是鄭皇后侍女,又涉及到放出宮女的生存問題,朝廷便責令荊湖北路提刑官調查此案。

就在上個月,荊湖北路提刑司認定太學生張蒲強佔宮娥,進京將其抓捕入監,其結果卻出人意料,張蒲在牆上用血寫了一個巨大冤字後,便在獄內上吊自殺了,沒想到居然引起太學生遊行示威。

旁邊侍御史孫覿冷冷道:“為何張蒲一定就是清白的?如果他真是強佔宮女呢?”

“胡說八道!”

雷觀拍桌子怒道:“張蒲和劉萍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劉家人趨炎附勢,為圖富貴送劉萍進宮,張蒲為等她一直未娶,天見可憐,他們又重新團聚,但劉家卻強行要把劉萍送給鄂州通判為妾,在半路上劉萍跳江自殺,張蒲悲痛欲絕,卻被劉家誣陷,官官相護,反而認定他有罪,除了以死抗爭他還能做什麼?”

陳東將雷觀拉坐下,對鄧雍道:“我們情緒激動,失禮之處請見諒,但不知怎麼能讓御史臺重審此案?”

鄧雍不太瞭解程式,便向李延慶望去,李延慶緩緩道:“首先我要告訴你們,這個案子開封府已經在審了,你們如果嫌進展遲緩,可以去開封府催促進度,卻跑來御史臺告狀,你們是跑錯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