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大器愣了一下,他起身關上客堂大門,回頭對趙濟慈道:“請到裡間說話。”
兩人走到裡間坐下,趙濟慈這才壓低聲音對李大器道:“太子有絕密信件要給令郎!”
“給延慶?”李大器的眉頭皺成一團。
趙濟慈點點頭,“情況緊急,能否用鴿信送到太原。”
“應該可以,我可以送到太原寶妍齋,讓他們轉交給延慶,但我得告訴太原,太原鴿信管控很嚴,寶妍齋無法回信。”
“不妨,送信便可,李員外能否馬上就送?”
李大器遲疑一下,點點頭道:“請問信在哪裡?”
趙濟慈摘下帽子,從頭髮裡面取出一卷紙,遞給李大器,“李員外看了以後燒掉,然後自己寫一份鴿信,請現在就看。”
李大器開啟紙卷,只見裡面只有一句話,‘父皇欲傳位於孤,延慶可立刻放棄太原,率軍趕回京城。’
李大器愣住了,手開始哆嗦起來,趙濟慈從李大器手中接過信,放在蠟燭上燒掉了,他對李大器道:“李員外告訴延慶,說是我送來的信,他就相信了,這件事非常緊急,請李員外立刻送信。”
李大器緩緩點頭,“我這就發信!”
李大器隨即寫了一份鴿信,來到後院鴿舍,取出一隻最健壯的鴿子,把信筒系在它腿上,手一鬆,信鴿撲稜稜飛上了天空,在空中盤旋一圈,向西北方向疾飛而去。
趙濟慈親眼看見鴿子飛走,這才向李大器告辭而去。
。。。。。。。。
延福宮養心殿,趙佶臉色蒼白躺在龍榻上,怔怔望著屋頂,一言不發,這時,給事中吳敏在一旁道:“太常少卿李綱行事果決,頗有見地,他所上御戎五策,針對性很強,望陛下采納!”
趙佶冷冷道:“是太子讓你來說的吧!”
吳敏慌忙跪下叩首,“國家危急之際,微臣不敢有私心!”
趙佶哼了一聲,“那就宣他覲見!”
一名宦官連忙奔了出去,養心殿外站著十幾名重臣,每個臉上表情複雜,這時,王黼低聲對蔡京道:“剛才梁太傅說,官家已經決定將杭州改名為南京,應天府去除京號,難道真要遷都了嗎?”
蔡京搖了搖頭,“目前局勢還不算危急,金兵難以逾越黃河,現在談論遷都對社稷極為不利,我覺得此時不太可能遷都。”
“那是否有可能把朝廷遷去南京避暑?”
蔡京笑了笑,“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應該不會用此藉口。”
這時,在一旁沉默的高俅道:“可能官家要下罪己詔了!”
蔡京和王黼都大吃一驚,“此話當真?”
“我也是聽宦官說的,官家甦醒後便大哭,說要向天下臣民下詔罪己!”
王黼連忙道:“這或許只是一種感嘆,未必會當真!”
高俅搖搖頭,瞥了一眼數丈外的太常少卿李綱,低聲道:“你們可知李綱為什麼會在這裡?”
外面十幾重臣都是相國、太尉等重臣,李綱作為一箇中級官員居然也在其中,確實很讓人很奇怪。
張邦昌在另一邊介面道:“應該是與他上的《御戎五策》有關,聽說是用血書所寫。”
蔡京和王黼都沒有看過這份《御戎五策》,兩人急忙問道:“何為五策?”
高俅冷笑一聲,“其實也很簡單,召師勤王為一策,藏兵於民為二策,獎勵軍功為三策,重用忠勇為四策,傳位太子為五策。”
“什麼!”
蔡京和王黼驚呆了,第五策居然是傳位太子,簡直是膽大妄為,王黼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官家為什麼不下令宰了他?”
高俅淡淡道:“官家沒有下令殺他,倒讓他來養心殿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