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在強力推行這些事時不必“過多考慮”弟弟的意見。24【24薩評:其他國家也不要誤會日本是要強調雙方有“兄弟之誼”,偽滿皇帝就曾為日本所說的這種兄弟之誼激動不已,後來才發現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因為日本的文化中,長兄是權威的象徵,日本所說的“兄弟之誼”,實際要說的是要其他國家在日本面前做兒皇帝。】

各安其位(6)

不論年齡大小,一個人在等級制中所處的位置還和他的性別有關。日本婦女要跟在她丈夫身後走路,25【25薩評:而且他們走路的方式也不一樣,日本男性要求大步而行,表現其威嚴,女子要小步趨進,展示其服從。看日本電影就可以發現這兩者的區別。】而且她的社會地位也比丈夫低。即使在有些場合她們穿上西服,與丈夫並肩同行,進門時走在丈夫前面;但是一但換上和服,就必須退到丈夫的身後。在日本家庭中,女孩子只能循規蹈矩,而禮物、關心和教育費全都用在了她兄弟身上。即使有幾所為青年女性開設的高等學校,那裡的課程也是以教導禮儀和舉止規範為主要內容,而就嚴格的智力訓練而言,則根本沒法與男性學校相比。26【26薩評:二戰前日本女校最熱門的專業就是“家政”,就是教學生怎樣做家務。所以她們學習的目的不是將來從事某項工作,而是相夫教子。】一位這種學校的校長曾經建議,為那些來自中上流家庭出身的學生教授一些歐洲語言的知識,其目的是使她們在幫丈夫撣掉書籍上的灰塵後,能正確地插入書架,放回原處。

但是,與亞洲其他大多數的國家相比,日本婦女還是擁有很大的自由,而且這也不僅僅是日本西化的一種表現。比如,她們不像中國上層婦女那樣必須纏足,她們可以自由進出商店,在大街上行走,無須將自己深藏於家中等等,這些都讓印度婦女驚歎不已。在日本,妻子進行家庭採購,執掌財務支出。如果出現財務吃緊的情況,她就挑選一些用品送進當鋪。家庭主婦管理著家裡的用人,對兒子的婚姻也有很大的發言權。當了婆婆以後,更是嚴格管理家庭事務,彷彿自己前半生從未當過言聽計從的兒媳婦。27【27薩評:基本評價正確,日本男主外而女主內,婦女在日本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半邊天”。只不過日本的天不是按照左半邊和右半邊分的,而是按照上半邊與下半邊分的,日本婦女那一半,恰好在下面。】

在日本,輩分、性別和年齡形成了極大的特權。但是,這些行使特權的人與其說是獨斷專行,倒不如說他們是代表這些因素來行使權利。一般父親或兄長要對所有家庭成員負責,無論活著的、去世的以及將要出生的家庭成員。他必須作出重大決策並貫徹下去。但是,他並不具有無限的權力,他的行動必須對家庭的榮譽負責。他必須使兒子及弟兄們能牢記該家庭的遺產,包括精神遺產和物質遺產,並要求他們成為合格的繼承人。即使是一個農民,他也要祈求祖先能夠保佑他的高尚品德。他的階級地位越高,他對家庭承擔的責任就越重。家庭的責任要高於個人的要求。28【28薩評:所以二戰中一些瘋狂而殘忍的日軍將領,生活中又往往是清廉而勤勉的,似乎又不像能做出這樣壞事的人。如此矛盾的人格體現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因為他們在做那些瘋狂而殘忍的事情時,自以為是為了日本民族的“責任”而做,所以絲毫不會感到不安。】

在遇到重大事件時,不論門第如何,家長都會召集全體家庭成員進行開會討論。例如,對於一個有關婚約的會議,家庭成員可能會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參加。對於決定過程,大家都有發言權,並不是因人的地位高低而有區別。一位妻子或弟弟的意見也可能改變決定。當家人如果不考慮其他人的意見,則會使自己面臨重重困難。當然,對於有關自己前途和命運的事情,個人可能不會完全依從於會議的決定。但是,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