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英帝感覺背在身後的衣袖微動,知道是杜沅沅必是在點醒他。腦中一清,垂下眼簾,遮住了眸中的憤怒情緒。沉聲道:“母后是讓兒臣廢了皇后麼?“太后堅決道:“是。”英帝冷然一笑,“不知母后有沒有想過,皇后乃一國之母。是兒臣在天下人面前,親自用鳳鑾儀仗將其從正南門迎進宮來的。此時說廢便廢,豈不是折了天家的威名。”太后道:“皇后做出了失德的事,就該受到處罰。況且她擾亂了祭天大典,犯了如此大罪,又怎能姑息!”英帝道:“此事尚未定論,怎能將罪責全部怪到皇后頭上,何況事有蹊蹺,兒臣還要查證。”
太后微微一愣,語聲頓住,一臉探詢的神色看向英帝,“莫非皇上查到了什麼?”英帝面色無波,“還沒有,兒臣只是覺得事有曲折。”太后臉上忽然顯出如釋重負的神色,語聲轉高,“皇上怎可意氣用事,此事無需再查,一旦惹怒了上天,降罪我大齊,你我豈非都成了大齊的罪人,再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英帝見太后抬出了齊氏祖先,便再也控制不住,大聲道:“兒臣正是為了我大齊的千秋萬代,才不想如此草率了事。此事,母后不必再管,朕自有主張。母后也累了。”忽向殿外喝道:“六福,送太后回宮。”語氣決然,不留餘地。太后看著英帝鐵青的面色,心中一顫,緩緩站起,口中卻陰陰道:“看來皇上是心意已決,那哀家也不好說什麼了。只是此事恐怕是你我都難決定的,皇上要仔細斟酌才好。”說罷,陰沉地看了杜沅沅一眼,也不待英帝答話,扭頭便出了殿門。
杜沅沅面上擺出和婉的笑容,做出恭送太后出宮的樣子,心裡卻暗自一驚。太后臨去的那一眼,包含的分明就是威脅之意。無非是警告她不要在皇上面前亂說什麼。杜沅沅淡然一笑,此事已鬧到如此地步,就算是懼怕也於事無補,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尋得一線生機,而且,沒有到最後,勝利究竟歸屬於誰,還是個未知之數呢!
英帝看著太后拂袖而去,氣得渾身顫抖。杜沅沅走到英帝身邊,輕輕挽住他的手臂,柔柔地靠了上去。英帝的身體慢慢地放鬆下來,長長地嘆了口氣,將杜沅沅攏入懷中,頭埋入她的頸內,含混不清地道:“我累了。”杜沅沅心中湧起淡淡的哀傷,看著自己的母親為了鞏固家族權勢和利益,與自己如此針鋒相對,任誰的心中都會是沉痛莫名吧!
杜沅沅將英帝帶至椅中坐下,回身坐在琴幾前,纖指輕抬,殿內陡然響起一陣激昂的曲聲,卻是一曲《十面埋伏》。英帝被聲音所撼,猛然抬起頭來。面前似乎出現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大戰場面,人聲、鼓聲、劍弩聲、戰馬嘶鳴聲,鐵騎縱橫,呼號震天。英帝心中突然湧起一股豪情,長身而起,面上一掃頹廢之色。杜沅沅抬眼望去,眼若秋水,脈脈含情,英帝也向她看來,二人相視一笑。杜沅沅心知英帝心結已解,這才定下心來。
麗妃坐在景寧宮正殿上,不時望向宮門,一旁黃花梨小几上玉瓷嬰戲茶盞中的和州紅袍色澤由深紅轉為暗褐,顯是早已涼透。麗妃向外望了一陣,不由站起身,在殿中跺了幾步。紫瓔在一旁道:“娘娘別急,太后走時,還說要娘娘耐心等候。”麗妃心裡焦慮,心頭如一把燒得正旺的火,正愁無處發洩,見紫瓔插言,怒道:“閉嘴,哪容你說三道四。”紫瓔咬緊下唇退下,面上一片委屈,卻強自忍住。
終於看見太后下了步輦,從宮門外進來。麗妃急忙迎上前去,卻見太后面如寒霜,不禁遲疑道:“母后……”,太后徑直向前走,並不理麗妃。麗妃也不敢再說,只是一步一旬地跟在後面。
太后走進正殿,重重坐在上首椅中,因走得急了,胸口不住地起伏,口中怒道:“他竟然全力維護那個犯婦!”麗妃一聽,知道太后此去事未辦成,也不由變了臉色,顯出十分氣憤的神情。
太后氣了半晌,忽然想起英帝說要繼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