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牛章冤獄訴炎涼,世態紛紜筆底藏(第10/11頁)
章節報錯
,閻君送他一包袱白銀,邵生出門後宮殿人物消失,只剩大樹。銀子是真的,有五兩,考試後邵生用了一半,剩下的拿回去孝敬母親。
《役鬼》原文:
山西楊醫,善針灸之術,又能役鬼。一出門,則捉騾操鞭者皆鬼物也。嘗夜自他歸,與友人同行。途中見二人來,修偉異常。友人大駭,楊便問:“何人?”答雲:“長腳王、大頭李,敬迓主人。”楊曰:“為我前驅。”二人旋踵而行,蹇緩則立候之,若奴隸然。
《役鬼》白話文故事:
山西有個楊醫生,擅長針灸還能役鬼,他出門時,牽騾拿鞭的都是鬼。有天夜裡他和朋友回家,途中遇兩個又高又大的人,朋友震驚,楊醫生詢問,得知是長腳王和大頭李前來迎接他。楊醫生讓他們帶路,二人轉身快走,楊醫生走得慢時他們就站住等候,像奴隸一樣。
《龍戲蛛》原文:
徐公為齊東令,署中有樓,用藏餚餌,往往被物竊食,狼籍於地。家人屢受譙責,因伏伺之,見一蜘蛛,大如鬥,駭走白公。公以為異,日遣婢輩投餌焉。蛛益馴,飢輒出依人,飽而後去。積年餘,公偶閱案牘,蛛忽來伏几上。疑其飢,方呼家人取餌,旋見兩蛇夾蛛臥,細裁如箸,蛛爪蜷腹縮,若不勝懼。轉瞬間,蛇暴長,粗於卵。大駭,欲走。巨霆大作,闔家震斃。移時,公蘇,夫人及婢僕擊死者七人。公病月餘,尋卒。公為人廉正愛民,柩發之日,民斂錢以送,哭聲滿野。 異史氏曰:龍戲蛛,每意是里巷之訛言耳,乃真有之乎?聞雷霆之擊,必於兇人,奈何以循良之吏,罹此慘毒?天公之憒憒,不已多乎!
《龍戲蛛》白話文故事:
徐公任齊東縣令時,縣衙有座樓用來貯藏菜餚食品,卻常被偷吃。家人埋伏檢視,發現一隻大如斗的蜘蛛,告知徐公後,他覺得奇異,每天派奴婢送食物給蜘蛛,蜘蛛愈發馴服。一年多後,徐公批閱公文時蜘蛛趴在桌上,他剛要叫人取食物,就見兩條筷子細的蛇夾著蜘蛛,蜘蛛很害怕。轉眼間蛇變粗如雞蛋,徐公想逃,卻雷聲大作,全家被震昏。過了會兒,徐公甦醒,夫人和奴婢僕人共七人被雷擊死,他病了一個多月也死了。徐公為人廉正愛民,出殯時百姓斂錢送葬,哭聲遍野。
七、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面對《鏡聽》的深度解析:
1. 陰陽平衡與變化
在《鏡聽》中,鄭氏兄弟起初境遇不同,大哥受寵,二弟落魄,這體現了陰陽的失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二弟透過努力也獲得成功,這反映了陰陽的相互轉化和最終追求平衡的趨勢。正如《周易》所強調的,事物的發展總是在陰陽的動態變化中尋求平衡。
2. 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弟媳婦對二弟的激勵以及二弟的奮發圖強,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理念。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改變局面,實現自身的價值。
3. 時機與等待
故事中兄弟倆科舉的結果在不同時間揭曉,這如同《周易》中的“潛龍勿用”和“飛龍在天”。在時機未到時,需要默默積累和等待;時機成熟時,便能展現出自身的成就。
4. 家庭關係中的和諧與矛盾
家庭中對兄弟倆的不同態度導致了矛盾,這可以從周易的“和而不同”來思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追求和諧,但也會存在差異和矛盾,關鍵在於如何協調和平衡這些關係。
5. 命運的不確定性與把握
鏡聽占卜的結果起初令人費解,最終卻在不同情境下有了不同的應驗,這類似於《周易》中對於命運的看法。命運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人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和積極應對,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命運的走向。
6. 因果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