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酸就會過盛,這些過盛的物質都會傷害人的身心健康。只有在人們啼哭的時候這些有害的東西才會透過眼腺排出體外,我們的情緒才會得到相當的緩解。我們也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大哭後,心裡就會平靜許多、輕鬆許多。既然是哭和笑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我們就不必過於剋制,不論在什麼時候,任何場合,想哭就哭吧!不要有所顧忌,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只要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利。

那麼作為男人就只能任憂傷來殘害我們了嗎?顯然是不對的。我們也要想一些辦法來平衡我們的心態,比如向朋友和親人傾訴和透過轉移等方式來減輕我們的心理壓力。每當情緒不好的時候,我經常會聽一聽小剛、林志炫、劉德華等歌手關於男人傷心淚的歌曲。看著他們在風雨中呼天喊地,摔吉它,砸東西的悲憤影像,我的情緒也好象得到了宣洩。正如歌中唱的,哭吧!哭吧!不是罪。

既然男人悲傷並不是罪,那麼我們就顧不了許多了。男人們!在我們悲傷的時候,就讓我們也象女人一樣,盡情的哭吧!哭吧!

三、轉移:

我記得早年我家養了二十多個出殼一個多月的小雞,一天晌午,我在屋內突然聽到一陣雞的尖叫,我從視窗向外一看,一隻黃鼠狼正在抓那些小雞。這時,那隻孵小雞的老母雞全身羽毛乍起,尖叫著朝那隻黃鼠狼啄去。我看到那隻老母雞的架勢有點怕,但又好象顧不了許多,並著力向前衝去,令它的天敵——黃鼠狼都有些遲疑,好象也感到驚詫和費解。見此情景,我趕緊跳出窗外,趕走了那隻黃鼠狼。

按說不管是公雞母雞、大雞小雞,黃鼠狼都是它們的剋星,它們都最怕黃鼠狼。可是這隻老母雞為了它的孩子們卻完全置自己的生命於不顧。

做為人類的母親也一樣,當她心愛的孩子遇到危險,和遭遇不幸的時候,作為母親,她的心中沒有恐懼,沒有悲傷,她會奮不顧身,全力以赴的去拯救她的孩子們。

她們在飛機失事、列車頃復的時候,在地震火災和洪水為患的時候,沒有猶豫,沒有遲疑,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把死的可能帶給自己。有什麼比死亡還使人恐懼和悲傷的呢?面對死亡他們為什麼還那樣坦然,那麼堅定呢?因為他們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在支撐著自己,除了這種願望,他們絲毫不去在意其它的事情。試想如果我們也有這樣一個願望,我們還會去憂傷,去鬱悶,去患上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嗎?

所以,為了家人,為了自己,我們要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學習和工作上,這樣那些不良的情緒就會被轉移,那些壞的心緒就會在我們的忙忙碌碌中被淡忘,甚至消失。所以說熱忱的工作作風是抵禦心理疾病最積極的方法。

四、加強療法:

這是我自己設計的一種心理疾病治療方法,不知是否管用。這種療法就是我們首先要輕視挫折和困難,然後把我們遇到的問題和壓力形象化的加大,來增強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什麼了不得的,沒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失戀了,我們就當自己是暫時的獨身主義者先過著;夫妻間有了矛盾,我們就當離婚了,有什麼了不起!這也許是我們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的絕好時機,如果有一天透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那才是值得我們慶幸的事呢!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我們當初那麼在意是多麼荒唐可笑。

同時我們也沒必要為暫時的困窘而灰心喪氣。古時的袁中郎曾把“家資田產蕩盡,然後狼狽一身,朝不保夕,託缽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盤,往來鄉親恬不知恥。”比做人生的一大快事。雖然這樣的認知決不足取,但如果不是我們懶惰和鬆懈造成的生活拮据,我們就沒必要過於耿耿。再說我們即使如何自責和憂慮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還莫如一門心思紮紮實實的往前走,或許還有柳暗花明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