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程度可能偏重事修,你只是用佛號來攝心,你聽你心中的佛號聲音,但你沒有真正理觀,所以它很容易退轉,你可能回去以後沒幾天又恢復原狀。但是《法華經》不一樣,它是透過一念的隨喜加上讀誦,所以它那個理觀是不容易退轉的。

庚二、重頌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重頌當中分三段,先看第一段的總標舌根妙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這個地方把舌根的清淨功德作一個重頌。說,是人舌根清淨的緣故,他這個舌根有什麼好處呢?

“終不受惡味。”就是說,我們一般的舌根是被動的,受業力控制的。你招感的是美味的食物,你就感受到快樂;你招感到不美味的食物,你就痛苦。我們是心隨境轉。那麼得到舌根清淨的人,他開始化被動為主動,就是我說了算。你不管給我什麼東西,都沒關係,“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他的心是化被動為主動,就是他舌根的功能已經不是由六塵決定,而是他自己決定——我舌根去主宰所有的美味。

而且他能夠用深遠、清澈、微妙的音聲來為大眾說法。在說法當中,又能夠善巧地以種種的因緣譬喻來引導眾生的心入於法義當中,所以使令聽聞者皆生歡喜,而且設諸種種的供養來護持正法。

這是他舌根的兩種功能:一種,成就上味;第二個,善能說法。

第二段,我們看別明聽法大眾。就是有哪些來聽法呢?

諸天龍夜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屬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諸天龍夜叉 羅剎毘舍闍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這地方有四小段。先看第一段,講到欲界眾生來聽法。

“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這個是講到欲界的眾生。“是說法之人”,若心中希望以種種微妙的音聲來遍滿大千世界,他能夠隨其心意,當下就能夠達到。這個地方能夠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作意是要定中所成。這第一個,欲界眾生。

第二個,看國王眷屬。大小轉輪聖王,以及他的相應的千子眷屬,都合掌以恭敬心常來聽受法義。

第三個是八部鬼神。諸天龍夜叉,羅剎跟毘舍闍(毘舍闍就是啖精氣鬼,羅剎就是暴惡的食人鬼),這些八部鬼神被佛陀給收攝以後,都變成護法了,“常樂來供養”。

第四個是講諸天。大梵天王以及魔王,這是欲界天的魔王跟自在天,自在天就是欲界的第五天,化樂天。大自在天就是色界的四禪的最頂天。“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就是這麼多的六道的眾生都來聽法。

看最後的結示功德。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諸佛跟他的法身菩薩的弟子,聞其說法的音聲,就經常地“常念”,憶念他,守護他,或是在定中為他現身,為他說法加持。

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研究了四種根。你一定要面對六根的,因為它是煩惱罪業的根本,它也是菩提涅盤的根本。所以六根,你不能隨順,你不能跟著它的節奏走,因為六根的等流性它是向外攀緣,隨順不得。但是也斷滅不得,你要把六根給滅掉,你就沒有成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