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當取之巨虛下廉。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三焦者。下約膀胱。為決瀆之府。病則氣不輸化。是以膈氣滿而不得小便也。不得小便。則窘急而水溢於上。留於腹中而為脹。候在足太陽經外之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經脈之間。其脈亦見於皮部。當取之委陽。此言六腑之氣。皆從足三陽之別絡。而通於經脈者也。開之曰。按足三陽之脈。循於足者。亦皆系支別。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踝葉瓦去聲)

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出。腑氣病。故小腹腫痛。而不得小便也。肩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乃足太陽經脈之所循。若熱而脈陷。此病腑而及於經矣。故當取委中之中央。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將捕之。嗌中 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膽病。則膽氣不升。故太息以伸出之。口苦嘔宿汁者。膽汁也。心下淡淡。恐人將捕之者。膽氣虛也。嗌中 然數唾者。少陽之脈病也。足少陽經脈之本在下。其末在頸嗌之間。宜灸之以起陷下之脈氣。其寒熱者。少陽之樞證也。當以經取之。少陽之經氣。外內出入者也。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針遊於巷。中肉節則面板痛。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中去聲著音著)

氣穴者。腑氣所注之經穴。故中氣穴則針遊於巷。即氣穴論之。所謂遊針之居。言針入有間。

恢恢乎有餘地矣。此言腑邪之從經脈而出於氣穴。即上章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謂腑氣之從經脈而出於面板也。皮肉筋骨。脈外之氣分也。若中肉節。即面板痛。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氣相亂而不去。反還內著。言刺皮肉筋骨。使腑邪不能從氣穴而出。元真之氣。反內著而與邪相亂。蓋言脈外之氣血。合於經脈。而復通於內腑。即上章所謂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餘故曰。本經多因病假針。以明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宜順而不宜逆也。張開之曰。有邪處瀉邪。無邪處補正。邪在經脈而不在肉節。故當瀉氣穴以去之。反補其肌腠之元真。則真氣入而與邪相搏。故曰補瀉反。則病益篤。

卷一

根結第五

屬性: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

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溼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

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

不知終始。針道鹹絕。(奇音箕)

此章論三陰三陽之氣。主開主闔主樞。乃無形之氣。出入於外內。而合於有形之經也。夫人之陰陽。應天之六氣。天之六氣。合於四時。春夏主陽。故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秋冬主陰。

故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發者。謂人之陰陽開闔。應天地之四時。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是為平人。奇邪離經者。邪不入於經。流於大絡。而生奇病。言邪之變易。不可勝數也。根結者。六氣合六經之本標也。開闔樞者。臟腑陰陽之六氣也。終始者。經脈血氣之始終也。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