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誰嫡出和誰庶出,而是以能者居之,而漢人世家的那些宗法規矩卻是在培養後代的奴性!
又比如。劉和在分析為什麼要“編戶籍”時就列出了設立戶籍制度便於收取稅賦、便於控制人口進出,便於統計實力等種種好處,但他絕對不會告訴那樓“萬惡”的戶籍制正是固化族內階層的最大幫兇,一旦烏桓人採納了戶籍制,今後他們所有人就被綁在了上谷郡,想要遷徙離開的時候,就會遇到嚴重的阻礙!
而且,戶籍制還能讓劉和準確摸清烏桓人的底細,為今後控制和管理他們提供重要的參考。
還比如,劉和建議烏桓人要跟漢人學習禮儀教化,克服身上那些野蠻粗魯的習氣,培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各種美德,看似理由充分,讓人覺得理當如此,實際上卻是藏著私心。
試問,當鐵木真率領蒙古騎兵南下屠戮漢人的時候,他有沒有跟族人們講過要對宋人“溫良恭儉讓”?當努爾哈赤率領女真騎兵入侵大明朝的時候,他有沒有跟大明王朝講過“仁義禮智信”?
在民族生存的叢林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只有赤果果的叢林生存法則!劉和慫恿烏桓人學習禮儀教化,就好比給惡狼餵食甜美的糖果,等到時間一長,狼牙被蛀蟲腐蝕之後,再想咬人就不行了……
當然了,劉和這麼心胸廣闊的人,也不會一味的想著坑害烏桓人,他給那樓提出的這些興族建議,在中短期來看,都是可以取得明顯效果的。只要烏桓人按照這條路子發展下去,慢慢的他們就會跟北方的那些老鄰居們徹底不同,等過個一百來年之後,估計也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未完待續。。)
第二五二章 好大一筆年貨
劉和從居庸縣離開的時候,可謂是大獲豐收,十分的風光。
一百頭成年耕牛、五百匹上等戰馬、一千隻肥碩活羊、三千個烏桓奴隸,外加一千名烏桓戰士,這是一筆令人眼紅的財富,足以讓幽州任何一個平常百姓人家瞬間成為州內一流的富戶。
且不說那些牲畜和戰馬的價值,單就說三千個奴隸,便是三千個老實聽話的精壯勞力,用來種田或做工都可以為主人家創造出持續不斷的財富,更何況還有一千名有錢難買的烏桓士兵。
不過,對別人而言炙手可熱的這筆財富,在坐擁了幽州七郡的大公子看來,實在算不得什麼。這次從那樓的部落內打的這點秋風,相對於幽州四百多萬的人口和近十萬的大軍,不過是杯水車薪,連塞牙縫都不夠。劉和真正看重的並非上谷郡內近十萬烏桓人能夠給他提供多少財富和兵源,他需要的是這裡的烏桓人真正的歸順和可靠。
換句話來說,居庸縣這一帶的烏桓部落就是劉和推行他自己民族政策的一塊試驗田,也是向其他各郡烏桓人展示的一個視窗,只要把這裡搞好了,搞興旺了,今後再對其他郡的烏桓人進行拉攏和分化,也就多了許多把握。
隊伍浩浩蕩蕩的出了居庸縣之後,並未沿著劉和來時的路線返回居庸關,而是折向了西南方向距離居庸縣七十里外的沮陽縣。
沮陽縣位於灅水北岸,從這裡順著灅水一路向東南方向行進,就可以抵達薊縣,比從軍都山中穿行要節省不少的時間。前幾年夏侯蘭和趙雲從薊城向馬城押送糧草,就是走的這條道路。
居庸關守將尾敦為劉和精心準備的兩千步兵並未派上用場,他們被田疇帶回關內還給了尾敦,而劉和則是在一百名近衛死士和一千名新收的烏桓士兵的護衛下,讓三千奴隸拉牛牽羊一路返回薊城。
一開始。徐晃和慕容平堅持讓田疇帶著兩千居庸關內的步兵護送劉和返回薊城,而不是讓烏桓戰士和奴隸一起跟著劉和同行,卻被劉和拒絕了。劉和不想讓居庸關內那兩千士兵為了自己而來回折騰,同時他對自己的威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