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便一竹筒一竹筒地往外倒,一會兒“妄心不起,恆處寂滅之樂。妄心才動,即被諸友刺傷”,一會兒又“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旁徵博引,口若懸河。

莫鍾書滔滔不絕,其實只是背書,偶然還扯出幾句現代哲學來論證總結,卻讓老和尚驚呆了,他自幼出家,在莫鍾書這個年紀已經熟讀各種經典,但是卻沒有他這麼多的心得體會,能把這麼多的經論融會貫通起來。

老方丈把寺中幾個平素對經論有些研究的都叫了來,搞成了一場小型的即興辯經會,你一言我一句說得不亦樂乎,直到日過中天了,才意猶未盡的結束。

正文 第75章

辭別之時,老方丈親自送出山門,直誇莫鍾書有慧根,說他若是能潛心修行,必有大成。(。pnxs。 平南文學網)

莫鍾書嬉皮笑臉道:“現在還不行,‘醉花仙’那兒許多姑娘還在望眼欲穿地等著我去解救呢,佛祖想必也不忍心叫她們太過傷心,還是再過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再說吧。”在這說話的當兒,他已經又回覆成那個風塵浪子的模樣。

方丈見怪不怪,雙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任明瑞回到知府衙門,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就被他老爹叫了去。

素來泰山壓頂也面不改色的任知府,聽兒子說了今天的事之後,卻是摸著下巴沉默了多時,最後只幽幽地嘆了口氣。

三十年前,戶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裴勉正是春風得意之時,突然就掛印出家,舉國為之震驚。後來人們多番臆測,卻始終參不透裴勉為何遁入空門的因由。那時任知府還是個孩童,但任家和裴家是世交,所以他聽父輩們私下裡議論過,得知裴勉深受其母影響,篤信佛教,拋妻棄子捨棄榮華的原因很可能真的就如他在辭官摺子裡寫的那樣,只是為了成全自身的修行。他父親曾感嘆,如果裴母少給兒子讀些經書,也許就是另一番結局了。

眾所周知,那些富家寡居的老太太閒著沒事就喜歡唸經拜佛玩兒,這莫府老太太也是一樣。可莫鍾書就是莫老太太養大的,誰知道這老太太會不會也給他灌了一腦子的“阿彌陀佛”?聽說他今天還和老和尚定個十年之約,會不會到時候也剃了頭髮?十年,即便他順利中了進士之後一路綠燈升遷,頂多也只能爬到五品的位置上。他任家要找個只能做到五品芝麻官兒的女婿易如反掌,又何必花那麼大的力氣去扶持一個商家小兒?

任知府可以不計較未來女婿拈花惹草,卻無法容忍他去當和尚的可能,只要想想自己花了大力氣去栽培的女婿,突然丟開大好前程跑去伺奉佛祖,就叫他意興闌珊,如果到頭來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上哪兒去追討成本?只要想想他都覺得虧得慌,先前那顆火熱的心就象是被人扔進冰水裡泡過一樣了,只慶幸女兒還未嫁,不至於肉包子打狗。

任知府的態度忽然之間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只說還要多觀察莫鍾書的人品才能做出決定,原本鐵板釘釘的一門親事就這樣被拖延下來。

莫榮添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據他所知,小兒子這些天一直循規蹈矩,還和知府公子結伴郊遊,怎麼知府就突然變臉了?不過他也無何奈何,商人在官家面前太過卑賤,人家不願意低就了他便不敢勉強。

莫鍾書看著莫榮添垂頭喪氣的黑臉就只想笑。當日潘慧言對他說:“你只要讓任知府覺得,他在你身上可能得到的利益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大,自然就不會再盯著你不放了。”任知府看中的是他鄉試策論中的卓識遠見,認為這樣的人才定能在官場上大放異彩。莫鍾書沒法解釋那些全是抄來的,便只能自爆“隱患”給他看,誰知道這個隱患太大了直接把人嚇倒了。

莫鍾書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便經常去清涼寺拜訪淨塵大師,順便去蹭頓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