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修領命,旋即快步離開,很快就隱匿於人群之中。

隨後,李林甫徐徐言道:

“發動京兆尹、府內耳目和大內禁中的人,全力在京城裡搜尋,務必趕在他人之前,找到張天師!”

李林甫能夠意識到,張果不會無緣無故地來京,他進城後一定是有什麼事或想找什麼人。

京城裡人多眼雜,一旦張天師現身,難保沒有其他勢力的人發覺到他。

例如唯識宗、密宗、皇帝親信,以及崇玄署。

其他人還好說,唯獨不能讓崇玄署的道士率先發現張果,否則李林甫他們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已經無濟於事了。

……

曲江池邊,芙蓉園內。

李隆基又一次帶著楊貴妃在園內遊玩,眼前仍是數以千計的舞姬樂師所組成的霓裳羽衣舞,身邊則是楊釗亦步亦趨地跟隨在旁。

欣賞著盛大的舞蹈,聆聽著悅耳動人的絲竹之聲,李隆基滿意地笑道:

“娘子真乃是天資絕佳,所編寫的舞陣和樂譜,絕矣!”

不遠處,又一次被楊貴妃邀請過來的公孫瑩,正獨自一人坐在一塊怪石上,手託香腮,百無聊賴地數著半空中的雲朵。

此刻聽著帝妃二人的互訴衷腸,公孫瑩很是無奈,就這麼幾番話來回反覆地說,聽得她耳朵裡都快起繭子了。

而下一刻,楊釗就突然說了一段新奇的話,令公孫瑩豎起了小耳朵。

楊釗見皇帝今日高興,瞅準機會就是一頓奉承之詞道:

“陛下天人之姿,才能相遇仙人下凡的貴妃娘娘,觀賞到這霓裳羽衣舞,若是臣等凡夫俗子,肉眼凡胎,豈會有這等福分!”

李隆基聞言哈哈大笑,樂不可支。

這時,楊釗立刻對皇帝身後的一名內侍使了個眼色。

內侍看到楊釗的示意後,連忙躬身走上前,輕聲對皇帝說道:

“陛下,司天臺本月的圖讖已送達,請陛下過目。”

說著,就奉上了一本小冊子。

皇帝笑著接過冊子,翻看了起來。

李隆基在去歲那場莫名的天寒地凍、百年不遇的酷寒嚴冬後,就迷上了圖讖之說,本個月都讓司天臺的官員們夜觀星象,編寫圖讖與他。

司天臺的官員們雖不知所以,但也不妨礙他們很懂事地寫一些祥瑞、吉兆之類的內容,哄皇帝高興一下罷了。

可今日送來的圖讖,前面一如往常,但在末尾之處,卻出現了“卯金刀”三個字。

皇帝皺眉。

漢光武帝平定天下,登基為帝時,其祝文中曾有“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之句。

“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

故而,“卯金刀”三字,帶有強烈的天望所歸的意思,而且,一般都是相對於亂世平定的雄主。

李隆基顯然不會是平定亂世之人,他的江山是祖輩繼承所得,那他自然不會是圖讖上天望所歸之人。

那他又會是誰呢?

想想劉秀登上帝位前,新朝的君主是誰……李隆基很快就聯想到,按照圖讖所言,他不正是王莽所處的位置麼?

“朕將失天下,而‘卯金刀’之人將奪取朕的天下?”

李隆基頓時怒火中燒,這圖讖分明是詛咒之詞啊!

楊釗見狀,當即下跪拜服於地,大聲道:

“陛下勿憂,臣聞古之忠臣良將,皆以身應君主之咒,臣名帶有‘釗’字,正是金刀二字之意,懇請陛下賜名,以臣之性命,保我大乾江山!”

李隆基訝然,隨即為楊釗的中心所感動,感慨道:

“卿真乃忠義之士也。”

沉吟了一會兒,李隆基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