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泰山封禪(第1/3頁)
章節報錯
訊息傳到蘇宅,新婚燕爾、整日沉溺於溫柔鄉里的蘇鶴聽聞後,腦中思緒彷彿又有所觸動。
“皇帝……李隆基……”
似乎有一種熟悉感。
他決定去看一看。
次日,蘇鶴與兩位夫人及一眾隨從下人,提前備好些果品酒饌,乘著馬車向泰山趕去。
至泰山山腳下時,此地已有數千人先他們一步而至,紛紛攘攘,人人皆昂首遠眺,盼著能瞻仰皇帝風采。
來到這裡的大多是乾封縣本地人,但也有些外地之人,尤其是河南道的富家貴族們,不惜千里之遙也要驅車縱馬,來觀禮皇帝泰山封禪。
許是皇帝有意展示帝王威儀,故並未於道前派兵阻攔。
只在南麓山路前設有禁軍,以防有心懷不軌之人,或無禮小民衝撞了聖駕。
李縣令和上官夫子兩家也佔據了一塊位置,畢竟是本縣縣令,他們所在位置視野極佳,正好可以眺望到泰山主峰。
看見女婿一家前來,李縣令和上官夫子招呼著他們過來,蘇鶴與上官婉兒、李令月分別向兩位老丈人見禮後,便與其一起靜等著陛下聖駕。
等待期間,周圍眾人議論紛紛。
“哎,你知道嗎,當年平定天下的太宗皇帝都不曾來泰山封禪呢,沒想到我這輩子卻能看到皇帝封禪。”
“陛下親平禍亂,如今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封禪也是應該的!”
“是極,是極……”
……
另一邊,玄宗皇帝李隆基已於一天前來到泰山腳下,見今日雲淡風輕,氣候上佳,於是齋戒沐浴一番後,將隨行官員盡皆留在谷口,只攜宰相及祀官等人一同上山。
山下,皇室儀仗侍衛環列於各處,綿延達百餘里。
李隆基一馬當先,騎馬登上泰山主峰山頂,山頂處早就築好祭壇以祀昊天上帝。瘞玉牒文,以五色土圓封,燔柴告天。
《玉牒文》曰: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
“天啟李氏,運興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紹復,繼體不定。”
“上帝眷祐,錫臣忠武。底綏內艱,推戴聖父。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
李隆基高聲誦讀過《玉牒文》後,宰相張說立刻奉上《封祀序頌》,,其餘在場之人也一一述寫文章,為皇帝歌功頌德。
周圍儀仗隊鼓樂齊響,奏起恢弘大氣的《封泰山樂章》。
皇帝與宰相等人祀昊天上帝于山上,而群臣則祀五帝百神于山下之壇。
向昊天上帝昭告了自己的豐功偉績後,李隆基便離開岱頂。
第二天辛卯,皇帝又在社首山祭祀了皇地祗,即后土。
壬辰,李隆基在帳殿接受群臣朝覲,下詔大赦天下,並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其所享用的禮秩加三公一等。
此番封禪大典,是由宰相張說首先向皇帝請奏,被封為封禪使者後,整個典禮更是由他一手操辦。
依舊例,封禪過後,所有三公以下的官員品級均可升一級。
然而宴會上,李隆基突然發現,張說的女婿鄭鎰也坐在席間,還穿著紫色朝服。
紫色朝服乃是五品以上官員的象徵,鄭鎰本為從九品官員,就算聲品一級,也遠遠不及。
皇帝感到奇怪,開口問道:
“鄭卿升遷如此之快?朕竟不知。”
鄭鎰在群臣面前被皇帝當庭詢問,嚇得冷汗直冒,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
張說坐在首席,看著女婿不爭氣的樣子,暗自嘆了一口氣。
時逢封禪泰山剛剛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