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宮廷樂師黃旛綽在旁邊一語雙關地譏諷道:

“此泰山之力也。”

皇帝聞言,立刻便意識到是鄭鎰的老丈人張說所為。

張說為這次封禪典禮忙前忙後,勞苦功高,李隆基不願寒了張說之心,決定不再追究,並大聲笑道:

“鄭卿真嶽之子也,得山神厚愛,朕不及也。”

一句笑話,便將此事揭過。

而泰山為五嶽之一,皇帝稱讚鄭鎰是嶽的親兒子才得以升遷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此後,民間百姓皆稱老丈人為“岳父”。

……

昨日,封禪大典時。

蘇鶴站在山下,不知為何,他雙眼竟目力極佳,山頂上發生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身邊,上官婉兒和李令月亦然。

《封泰山樂章》奏起時,山上的官員一起跪拜,山下的官兵、各國的使者和圍觀的百姓們紛紛跟著行禮,萬眾歡呼,普天同慶。

而蘇鶴三人卻無動於衷,沒有半點反應。

好在其他人都在躬身行禮,並未注意到這一點。

蘇鶴不明白,明明自己也是個修習儒家“忠君愛國”典籍的讀書人,還曾經進京趕考,為何心裡卻對陛下毫無敬畏之意?

他想不到答案,於是不再去想,待封禪過後,就與兩位夫人又回到蘇家。

這幾年,他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麼?若非要事事想清楚,還活不活了?

此事過後,由於不準備繼續科考,蘇鶴便按照自己的喜好找了一份活計,出資盤下了一個成衣店。

成衣店,顧名思義,就是裁剪縫補衣裳的店鋪。

蘇鶴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自己突然對剪綵布料有了興趣,反正家裡有錢,就每天剪綵些布匹、紙張、畫卷為樂,成品較好的就送到店裡去售賣。

至於兩位夫人,上官婉兒溫柔賢淑,很支援他的選擇,李令月則完全不理睬這些瑣事,只是偶爾興起,會跑到店裡大肆搜刮一番。

一家人就這樣和和美美過了五年,二女始終不曾懷有身孕,原因不明,但兩位老丈人從未過問此事,鄰里街坊們好像同樣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縣裡也沒有什麼流言蜚語。

又過了幾年,一日,蘇鶴夫婦三人正在院內啃著瓜果乘涼,一個白髮老者赫然從天而降,笑著看向三人道:

“諸位,你們骨骼清奇、天賦異稟,是萬中無一的修行奇才,將來必成大器,可願入修行大道?”

蘇鶴懵逼地點點頭,老者滿意地一笑,丟出三本書卷,隨即飛身離去。

蘇鶴低頭一看,書名《天玄功》。

給上官婉兒的是一本《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李令月手裡的則是《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三人如有神助,修煉功法時,一日破境一境,十日就突破至三境修為,彷彿很久以前就

七年後,蘇鶴修煉至武道五境內視境,上官婉兒突破到了玉衡境,而李令月更是成為玉衡境大成修士,距離天璇境只差臨門一腳。

半年過去,泰山山賊勾結齊州、淄州、濟州官兵反叛作亂,叛軍一路向乾封縣殺來。

蘇鶴夫婦三人果斷出手,當場誅殺叛軍首領,其餘反賊被震懾得肝膽俱裂,紛紛放下刀兵束手就擒。

叛軍被除,全縣得救,百姓們給蘇鶴一家修建生祠,時時敬上香火供奉。

蘇鶴不知所措,明明破綻越來越多,可他為何仍舊不能勘破虛妄?

某一天夜裡,床邊,蘇鶴坐在一旁,看著婉兒用水洗去臉上妝容,忽然福至心靈,出言問道:

“夫人,你為何……幾十年如一日地戴著這枚梅花花鈿?”

沒想到這句話竟把上官婉兒也給問住了,她素手撫摸著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