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孫中山默默地聽著。全國各省新軍的分佈他心裡是有數的,楊度的分析大致符合事實。說句實在話,各省獨立的成功,決定的因素是人心所向,並不是戰場較量的結果。倘若在戰場上作一番殊死的搏鬥,大部分的獨立省軍政府未必能維持得下去。當然,最後的勝負還是要取決於人心所向,但那必定是在長期的流血奮鬥千百萬人的犧牲之後的事,國家和人民怎能經受得起那場浩劫!
“從裝備上來說,”楊度看到他們都在認真聽他的話,很有興致地說下去,“南方新軍的裝備大多為八八式毛瑟槍和漢陽造,機關槍很少。火炮也都是老式落後的。北方的新軍,尤其是北洋六鎮是袁世凱的嫡系,都是一色的德國八九式步槍,而且配備了相當數量的馬克辛重機槍與麥德森輕機槍。”
楊度對軍隊的裝備掌握得這樣清楚,頗令孫中山吃驚。他一向在革命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對民眾的宣傳鼓動和對今後民主共和國的規劃設計上傾注了大量的精力,至於軍事方面,尤其是指揮戰爭、調配武器彈藥等具體事項上,他考慮得不太多,也不太擅長。軍事上,黃興是革命黨中的第一號大將軍。胡漢民也是文人出身,這一個多月當都督,職務所迫,使他對軍事情況瞭解得多些。他插話說:“克強對我說,漢口和漢陽的陷落,關鍵的原因是北洋軍擁有機槍和子母彈,而我們沒有。”
王寵惠也說:“各省代表都說,武器是個很大的問題。過去清廷從洋人那裡買來的武器都優先裝備了北洋六鎮,然後再分一點給直隸巡防營及八旗駐防兵。南方各省新軍領的都是從前湘淮軍留下的老舊破槍,漢陽造對他們來說就是新式武器了。”
胡漢民說:“廣東新軍裡的漢陽造步槍,連發兩三百發子彈後槍筒就燒得燙手,要冷一兩個鐘頭才能再用,真的打起硬仗來,漢陽造也不管用。”
“這是講軍事方面,至於財政方面,北方也仍舊佔有優勢。”楊度繼續說:“清廷雖說帑藏空虛,但為了保命,還是可以擠出幾千萬兩銀子來的。前兩年連續借了三千一百萬兩外債,緊急時都可以挪用來鼓舞士氣。四國銀行已公開表示,只要清廷今後與他們友善合作,他們願意維持這個政府,馬上提供七百萬兩貸款。再加上關稅鹽稅,清廷短期還可湊出七八千萬兩銀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些毫無政治頭腦只知升官發財的丘八們,會為打贏這場戰爭而拚死上前的。”
楊度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他發現革命黨的領袖們個個面容嚴峻,知道他們的內心在緊張地思考。他不願意被他們看作是清廷的說客,於是說:“我說的都是實際情況,並無半點誇大不實之處。我和各位都是相知多年的老朋友,深知各位革命的目標是為了國家和人民。我真誠地認為,當前南北議和是為國家和人民的福祉所做的最大好事。”
“我們是願意和談的。南北和談談得好好的,為什麼少川先生突然要辭職呢?”孫中山目光銳利地望著楊度問。
談話已進入實質階段了。楊度放下杯子,鄭重地說:“我說穿了吧,唐少川的辭職,其實已意味著南北和談的破裂。南北和談破裂的真正原因在於袁項城知道了中山先生已被推舉為大總統,袁認為革命黨人不相信他。”
孫中山笑道:“原來是這樣!我這個大總統是臨時的,什麼時候都可以不當。我孫某人幾十年奔走革命,從來沒有想到要由自己來做新國家的總統。革命是危險的事,隨時都有可能犧牲,若為一己利益著想,我早就不革命了。”
轉過臉對他的戰友們說:“我們革命黨人都沒有為個人謀利益的想法。比如說精衛同志吧,他去刺殺載灃前,連以身殉國的血書都寫好了。”
汪、胡、王都笑了笑,點了點頭。
楊度說:“革命黨人這種捨身為國的精神,深為國人敬仰,也為我本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