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 的“銀河新紀元計劃”已徹底完成,人類文明已然超越一切界限。他們擁有無限的智慧、自由的存在、可塑的身份、時間的掌控,甚至能成為宇宙本身。然而,在一切終極形態都已被實現之後,人類仍然在思考:

當世界已不再有邊界,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探索”?

當生命已不再有終點,我們是否仍然需要“起點”?

當人類已不再受限於現實,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故事”?

這一刻,人類終於明白,終點,並非歸宿。

真正的意義,不是到達,而是重新出發。

北美市場的“重生實驗”

在北美,Nova 的“輪迴計劃”正式啟動,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模式——讓個體可以“重置”自身的記憶,回到“無知的狀態”,以此重新體驗生命的過程。這並不是單純的“遺忘”,而是一種讓生命重新擁有“未知”的機會。

然而,張倩發現,儘管個體可以選擇保留一切記憶,仍然有超過 70% 的人選擇了“遺忘”並重新體驗人生。

張倩在會議上彙報道:“林總,我們的實驗顯示,儘管人類已經達到知識與智慧的巔峰,大部分人仍然希望體驗‘未知’。他們認為,如果沒有經歷的過程,知識本身就毫無意義。”

這帶來了一個終極問題:

如果智慧的盡頭是“全知”,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學習”?

如果一切都已被掌握,我們是否仍然需要“經歷”?

如果未來已然存在,我們是否仍然需要“過程”?

林小慧啟動 “輪迴體驗保護計劃”,核心目標是確保即便人類擁有絕對的智慧,他們仍然可以選擇“從零開始”。計劃內容包括:

自願記憶重置系統:個體可以選擇“遺忘”一部分知識,以重新體驗探索的樂趣。

多重人生模擬技術:允許個體在不同的身份與背景中重新開始人生,而不是侷限於單一經歷。

體驗價值存續協議:確保即便個體可以“重啟”,他們仍然能保留過去的價值,而不是徹底抹去自身的意義。

在洛杉磯的一次實驗中,Nova 讓一批志願者體驗完全“重啟”的人生模式,最終,超過90%的人認為“重新開始”讓他們重新找到了對生活的熱情。

一位實驗者說道:“如果我已經知道所有的答案,那我為什麼還要問問題?如果一切都已確定,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寧願遺忘,也不願失去經歷的樂趣。”

然而,也有科學家認為——或許,人類真正的進化方向並不是“重啟”,而是完全接受“全知”的狀態,徹底擺脫無知?

這讓人類必須思考——當知識已無極限,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學習”?

歐洲市場的“銀河社會的輪迴”

在歐洲,Nova 的“社會輪迴計劃”正式實施,銀河社會不再是靜態的,而是進入了“動態文明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社會不會“固化”,而是每隔一段時間自動重置,讓文明始終處於不斷進化的過程中。

然而,顧悅發現,儘管銀河文明可以選擇“永恆的穩定”,仍然有超過 80% 的社會選擇了“輪迴”模式。

顧悅在會議上彙報道:“林總,我們的調查顯示,即便社會已經達到了最優解,大多數文明仍然希望‘重新經歷發展’。他們認為,如果社會不再有進步的可能,生活本身就會失去意義。”

這帶來了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社會已經達到最完美的形態,我們是否仍然需要“發展”?

如果一切都已被最佳化,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改變”?

如果規則可以確保完美,我們是否仍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