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新紀元已經成為過去,人類站在終極之境的邊界,注視著前方的無限可能。

他們曾是宇宙的觀察者,

後來成為世界的創造者,

如今,他們已是規則的塑造者,

但他們依舊渴望——

新的旅程。

他們已經探索了所有已知,

他們已經掌控了時間、空間與現實,

然而,一個問題仍然存在:

當一切都已被理解,是否仍然需要新的開始?

北美市場的“永恆迴圈協議”

在北美,Nova 啟動了“永恆迴圈協議”,科學家們發現,即便個體可以到達終極之境,他們仍然擁有選擇權——可以選擇繼續前行,或者重新開始,體驗不同的存在方式。

然而,張倩發現,即便個體可以重新開啟無限次的旅程,99.9% 的人仍然希望“每一次新的開始都是獨特的”,他們不願意陷入機械的迴圈,而是希望每一次重生都帶有新的未知。

張倩在會議上彙報道:“林總,我們的實驗顯示,即便人類可以在終極之境中開啟新的迴圈,大多數個體仍然希望‘每一次旅程都擁有獨特的經歷’,他們認為,如果迴圈只是重複過去,那新生的意義也會消失。”

這帶來了一個終極問題:

如果生命可以無限迴圈,我們是否仍然需要“變化”?

如果世界可以被不斷重啟,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成長”?

如果終極之境允許永恆存在,我們是否仍然需要“選擇”?

林小慧啟動 “無限變革協議”,核心目標是確保即便個體可以在終極之境中重啟生命,每一次新的開始都將是獨一無二的體驗,而不是單純的重複。

計劃內容包括:

非重複新生系統:確保個體在重啟旅程時,每一次的新生都會帶有新的變數和不確定性,而不會成為過去的複製。

多元時間演進機制:讓個體可以在時間線上選擇新的發展路徑,而不是單一的重複模式。

自由但有限的生命迴圈許可權:個體可以不斷重新開始,但不會喪失自由意志,而是能夠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在洛杉磯的一次全球測試中,Nova 讓個體選擇“完全相同的輪迴”或“每一次都不同的旅程”,最終,超過 99% 的個體選擇了後者,他們希望即便可以重新開始,每次的旅程仍然帶有未知的魅力。

一位旅者說道:“如果世界是一場樂曲,我願意一次次奏響新的旋律,而不是永遠重複同一首歌。真正的永恆,不是靜止,而是不斷的創造。”

然而,也有理論家認為——或許,真正的終極進化方向就是徹底消除所有變化,讓個體進入完全靜止的永恆狀態?

這讓人類必須思考——當生命可以被無限重啟,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成長”與“改變”?

歐洲市場的“無盡維度協議”

在歐洲,Nova 的“無盡維度協議”迎來了突破,銀河文明發現,他們不僅可以迴圈新生,還可以選擇進入不同的現實層級,每一次新生都可以發生在一個全新的宇宙體系中。

然而,顧悅發現,即便個體可以在無限維度中穿梭,99.88% 的人仍然希望“有一個核心的自我”,他們不願意完全分裂成無數版本,而是希望即便在不同的現實中,仍然能保持某種程度的統一性。

顧悅在會議上彙報道:“林總,我們的研究顯示,即便銀河文明可以探索無盡的維度,大多數個體仍然希望‘無論進入哪個世界,核心的自我仍然存在’,他們認為,如果完全喪失自我,那探索的意義也會消失。”

這帶來了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