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荀偃)曾說過:青蠅之飛,不過數步,附之驥尾,可騰千里(蒼蠅獨自飛翔的距離不過幾步而已,但趴在千里馬的尾巴上,啥力氣不用出就可以飛遍天下)。人啊!有的人願做待宰的雞,有的人卻願做“託驥之蠅”,人各有志,我不是侯晉,怎知侯晉的志向,怎敢替他做主?”

燕由想了想,一橫心:“若侯晉不願為燕國相,燕國相位,全憑元帥做主!”他以為趙武有阻攔侯晉的意思,乾脆把相位拿出來讓趙武做主,徹底表明自己向晉國靠攏的意思。

趙武笑了起來:“我沒有阻止侯晉為燕國相的意思,燕國這番心意我領受了,但我不能出面向侯晉傳遞這訊息,因為那樣一來,侯晉會以為我有意要求他擔當燕相,最後,也許他本心並不情願,但迫於無奈去了燕國,於是,他在燕國時刻想著迴歸……”

他在燕國時刻想著迴歸,倒不可怕。但侯晉是逃臣,他從鄭國逃入晉國,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領地,有了自己的事業,突然之間讓他到燕國去從頭再來,就怕侯晉因此心懷怨恨,那樣的話,趙武反而替自己,替晉國樹立了一個敵人。因此,他特別強調“自願”,唯有心甘情願去燕國,才能想著晉國的好,想著趙武的好,從此一心維護趙氏與晉國的利益。

“這樣吧!眼看針對楚國的盟誓臺就要完工,這次南北方集團大盟誓,我可以讓燕君也參加盟誓,燕君喜歡什麼樣的臣子,自己到盟會上去挑,而後自己去談,如何?”

燕由想了想,深深鞠躬:“感謝元帥關愛,寡君一定赴宋國參加盟誓,至於齊國麼?敝國願意用珠寶鼎彝等厚禮賄賂齊國,並以“燕姬”嫁給齊君為誘餌,無論齊國開什麼價錢,我們都願意接受。”燕由說“我們”都願意接受,趙武緊著問:“子離吶?子離知道你們的應對嗎?”燕由嘿嘿一聲:“今日之事,彷彿(晉)悼公入晉,我燕國諸卿與君上相互盟誓,諸卿願意尊子離為君,子離尊重諸卿的執政策略,僅此而已。”

果然“屁股決定腦袋”被逐的燕國先君是子離的父親,但燕國諸卿拿出晉悼公的先例,願意仿效晉國諸卿與君主的盟誓,子離立刻肯了。這樣一來,子離父親、燕簡公的改革意願得以貫徹,而燕國貴族組成的執政團也因此得以保留,皆大歡喜。恰好,晉國正在組建執政團,燕國貴族這一舉動,可以說成是仿效天下霸主的政體變革。於是,燕國貴族發動逐君行動的目的達到了,他們沒什麼損失。

而在公子離方面,身為三兒子,君位有沒有他的份兒,很難說,現在君權到手,貴族們願意退讓一步,實行變革,面子裡子都有了,他只有收穫沒有損失。唯一受損的是燕簡公……只是,沒人在意他了。

“既然談妥了,那就動作快一點,齊軍可是正在過河啊!”趙武提醒。燕由歪著頭,問:“晉軍依舊向代嗎?(晉軍的目標依舊指向代國嗎?)”“當然!”燕由拱手:“中行吳圍城已久,代軍不得入城,聽到元帥親提大軍西進,子離指揮代軍返身迎戰,軍隊正集結於恆山腳下,等待元帥。”

中行吳包圍了代國都城,這麼久了,公子離一直沒有進入那座被包圍的城市。現在聽到元帥到來的訊息,公子離帶領軍隊回身迎戰,目的是減輕對代國都城的壓力。這些代人就是送給元帥的禮物,消滅了這群代人,代國最後的抵抗力量就消失了。事後,我們接公子離回國登位,元帥繼續向代國都城進軍。等齊人到了,元帥可以帶著中行吳,一塊與齊軍會合……咱們繼續做戲給齊人看。

“就這麼定了……(燕)由,你要回燕國嗎?”“由無需回燕國,我將陪伴元帥同行,並親自接子離回國。”“那我們還等什麼:進軍,向恆山進軍!”最後這句話,趙武依舊是使用細嗓門說出來的,但這句話卻如洪雷閃電,話音落地,無數軍士像洪水一樣奔下丘頂的城主府,晉軍全體動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