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上下折騰了近兩個月,宋扶後續送來的糧食解了燃眉之急,總算沒有誤了春耕。

兩個月後,這股改革的熱潮總算告一段落,所有人總算有了喘息的機會。

事情忙完了,總算可以秋後算賬了,顏臣安終於被揪出來審判了。

朝中總共分為三派,以孟案為首的一派主張不殺,他們認為這顏臣安是可塑之才,可以為己所用。這樣的人才殺了可惜,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將功補過。

以陳堯、江衛為首的各士族就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飲其血,將他剝皮抽筋,挫骨揚灰。

畢竟他們士族如今淪落到這種地步,都是拜顏臣安所賜,硬生生被剝去了所有權利和優待,他們怎麼可能不恨?

至於剩下的那一派,則是以閔先生、秦川為首的中立派。

他們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就看著另外兩派吵。

其實閔先生是想保顏臣安的命的,但因為他身份特殊,不好言語,所以沒說話。

關於顏臣安的情況,吵了近一個月,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

趙玦也犯了難,站在他的角度,顏臣安狗膽包天,敢造他的反,勢必是留不得的。

然而趙玦也清楚,當初若不是顏臣安來這一出,啟國的變法不可能來得這麼容易。

趙玦考慮了幾天,都拿不定主意,最後問趙寧。

趙寧輕飄飄一句:“新法尚不穩固,留著他或許還有用。”

成功留下了顏臣安的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