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紛紛趕來,看到箱子裡的寶貝,欣喜若狂,仿若絕境逢生的旅人找到了水源,急忙將木箱小心地抬出,帶回山洞。

回到山洞後,眾人來不及休息,立刻圍坐在一起,開啟了這場與時間賽跑、與記憶較真的拼湊之戰。蘇御仿若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雖傷痕累累卻目光堅毅,負責統籌全域性,將不同的章節、體裁以及零散的內容進行精細分類整理,他的雙手在書稿間穿梭,動作沉穩而果斷。陸文和唐寅則仿若蘇御身邊最得力的謀士,憑藉著對書稿內容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將殘缺的文字、段落逐字逐句地進行補充,他們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額頭豆大的汗珠滾落,滴在書稿上,洇溼了一小片紙張,卻渾然不覺。林婉兮和陳學究仿若細心的工匠,在一旁協助,眼睛眨也不眨地仔細核對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遇到模糊不清的地方,便查閱古籍資料,或是輕聲討論,尋求最精準的答案。

在這昏暗潮溼的山洞裡,眾人仿若忘卻了外界的一切紛擾,時間仿若靜止,只有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和偶爾因意見不合而引發的輕聲爭論。他們不分晝夜,餓了便簡單啃幾口乾糧,渴了就喝幾口山泉水,困了就靠在洞壁上小憩一會兒,眼皮剛合上沒幾分鐘,便又強撐著起身繼續奮戰。

數日的艱苦努力後,奇蹟終於在他們的指尖誕生。眾人看著重新拼湊完整、雖仍帶著些許修補痕跡卻已初現雛形的書稿,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仿若看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回懷抱。蘇御的雙手顫抖著捧起書稿,聲音哽咽,說道:“這一路走來,咱們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每一次都以為要與書稿永別,可咱們始終沒有放棄。如今,《墨韻千秋》終於重見天日,咱們的心血沒有白費!”說罷,淚水奪眶而出,順著他那佈滿胡茬的臉頰滑落,滴落在書稿上,洇溼了一片。眾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歡呼雀躍起來,他們相擁而泣,臉上洋溢著劫後重生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心,那是一種戰勝了千難萬險後的自豪。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眾人還未來得及好好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便又面臨一個棘手至極的新問題。由於山洞地處深山,環境本就潮溼,加上近日連降細雨,部分書稿竟出現了黴變的跡象。一開始,只是書頁的邊緣泛起淡淡的黑斑,仿若被墨汁浸染,但若不及時處理,這黑斑便會如癌細胞般迅速擴散,吞噬整頁書稿。林婉兮最先發現這一情況,她焦急地驚呼:“這可如何是好?若不及時處理,書稿恐將再次受損,咱們之前的努力可就全白費了!”她的眼眶泛紅,雙手緊緊揪住衣角,仿若一個無助的孩子。

陳學究畢竟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在這危急關頭,他沉思片刻,腦海中仿若有一盞明燈亮起,說道:“我曾在古籍中看到過一種儲存書稿的方法,或許可以一試。咱們可以用炭火將山洞烘乾,然後將書稿用乾燥的樹葉包裹起來,放在通風的地方,這樣既能防潮,又能防蟲。”眾人聞言,仿若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四處收集乾燥的樹枝,在山洞中央堆成一堆,燃起熊熊炭火。一時間,山洞內濃煙滾滾,眾人被嗆得咳嗽不止,但他們沒有一人退縮,輪流守在炭火旁,不斷新增樹枝,確保火勢旺盛。待山洞內的溼氣被炭火驅趕得一乾二淨,眾人又趕忙去採摘新鮮、乾燥的樹葉。林婉兮和其他幾位女眷負責將書稿用柔軟的樹葉一層一層包裹起來,仿若在給珍貴的珠寶打造最安全的襁褓;男人們則在山洞四周尋找通風口,清理雜物,讓山洞內的空氣能夠順暢流通。經過一番齊心協力的努力,書稿的黴變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那惱人的黑斑停止了擴散,眾人懸著的心也總算落了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眾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繼續對書稿進行完善和校對。他們深知,《墨韻千秋》承載著他們的心血和希望,更是華夏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