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圍坐憶文拼湊殘篇 齊心協力重啟希望(第3/3頁)
章節報錯
的重要一環,哪怕此刻身逢亂世,前路未卜,他們也決心要將這部書稿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和欣賞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仿若一群虔誠的信徒,守護著心中最神聖的信仰,在這亂世的黑暗中,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一點一點地為《墨韻千秋》驅散陰霾,讓它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向著未來,踏出堅實的每一步。
日子一天天過去,眾人的努力也漸漸有了回報。書稿愈發完善,內容更加詳實,書畫賞析部分也因唐寅的妙筆生花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神韻,學術篇章在陳學究的嚴謹把關下,觀點精準,引經據典。蘇御看著書稿,仿若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生命在成長,他知道,只要他們繼續堅守,未來可期。
可外界的戰火卻並未因他們的專注而停歇。一日,外出尋找食物的陸文匆匆趕回山洞,臉色煞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他喘著粗氣說道:“不好了,金兵又在附近村子燒殺搶掠,看樣子是朝著咱們這邊來了!”眾人聞言,臉色大變,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仿若被一盆冷水當頭澆滅。但蘇御很快鎮定下來,他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說道:“書稿是咱們的命根子,無論如何不能讓它再落入金兵之手。咱們得趕緊想個辦法,把書稿藏到更安全的地方,然後再看看能不能幫鄉親們一把。”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在山洞周圍尋找隱蔽的藏身處。唐寅發現山洞上方有一個天然的石縫,仿若被上天特意開鑿出來的密室,位置隱蔽,不易被發現。眾人用繩索將書稿小心地吊運上去,藏好後,又在洞口做了一些偽裝,讓它看起來仿若從未有人涉足。
做好書稿的防護後,眾人拿起武器,決定朝著金兵的方向進發。他們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心中的正義感和對鄉親們的憐憫讓他們忘卻了恐懼。一路上,他們儘量避開金兵的主力,從側翼悄悄接近受災的村子。當看到金兵的暴行,眾人怒不可遏,他們利用地形優勢,用石塊、弓箭等簡陋武器向金兵發起攻擊。雖然力量微薄,但也成功吸引了部分金兵的注意力,為鄉親們爭取到了一些逃跑的時間。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抗中,眾人有人受傷,有人體力不支,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直到金兵發現他們的意圖,開始調轉矛頭追殺,他們才且戰且退,撤回山洞。回到山洞後,眾人癱倒在地,但眼神中卻透著一種別樣的堅毅。蘇御望著藏好書稿的石縫,喘著粗氣說道:“只要書稿還在,咱們就還有希望。無論如何,咱們都要保護好它,讓它傳承下去,也為這亂世中的人們守住一份精神寄託。”
此後,眾人在山洞與周邊地區繼續著他們的堅守。他們一邊養傷,一邊繼續完善書稿,同時也關注著外界的局勢,等待著一個能將《墨韻千秋》公之於眾、傳承華夏文化的契機。他們相信,黑暗總會過去,黎明必將到來,而他們手中的《墨韻千秋》,將會成為那破曉時分最璀璨的曙光,照亮整個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