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魏徵的眉頭微微一挑:“可是主公這樣讓高句麗滅亡,只是便宜了宇文述,來護兒這些人,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
王世充微微一笑:“這第一,高句麗如果滅國,高元作為國王,以及他的宗室被消滅或者俘虜,高句麗就無主了,以後即使各地的抵抗不斷,但沒有一個共主,即使隋軍退去,他們幾十年,上百年內也無法成為一個統一國家,更不可能趁著中原大亂加入,也成為一股逐鹿天下的勢力了。”
魏徵搖了搖頭:“那主公擔心高句麗,就不擔心突厥,吐谷渾和吐藩嗎?”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說道:“突厥的實力強大,但是畢竟還沒有恢復到以前木杆可汗時期一統大漠南北的地步,始畢可汗帶著幾十萬騎兵攻擊邊塞,到處搶劫是可以,但象以前北魏那樣舉族遷入中原,建立王朝卻是不可能,除非他能把漠北漠南的各部落給先統一了,所以突厥不足為慮。而吐谷渾的實力很強,充其量在河湟一帶復國,也不可能加入中原的亂局。”
“至於吐蕃嘛。。。。”說到這裡,王世充頓了頓,眼中綠芒一閃,“吐蕃倒是有這個野心,也有這個能力,但他們到現在還沒有一統雪域高原,那個邦賽色則這一年多來到處在打探我中原的山川地勢,風土人情,嘴上說是要做生意通商,實際上也是在找進兵的通道,可他們想要下高原很難,北邊給吐谷渾擋著,南邊下山的通道雖可達蜀中,卻是崎嶇難行,短期內不太可能通行大部隊。”
“所以思來想去,原本被大隋重點攻擊的高句麗,反而可能在緩過這股子勁以後,成為亂世中四夷裡最大的威脅,而且高句麗人是農耕民族,依託城池,善於防守,如果給他們趁機蠶食了遼西之後,想奪回就難了。玄成,以後我不想在爭霸天下的時候還要跟外夷作戰,所以趁著這回,能有滅掉高句麗的機會,絕不要放過!”(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夜論軍機(二)
魏徵靜靜地聽著,直到王世充說完,才長舒了一口氣,笑道:“原來主公早已經打定主意了,那又何必問我呢?”
王世充搖了搖頭:“人的考慮都是會有侷限性的,即使我也不例外,我的這些考慮,也未必是周全,如果玄成你覺得有哪些地方不合適,我需要你大膽地指出,你這個謀士,也應該做這個。”
魏徵嘆了口氣, 說道:“其實即使是現在,我也不完全認同主公的想法,我不覺得高句麗人能掀起什麼風浪,或者說在未來能對中原王者的角逐起到什麼影響,但是主公上次在遼河時所說的,讓隋朝吞了一半高句麗,要派兵鎮壓,無法撤回國內的做法,我是贊同的,因為這對我們在中原的起事有利。”
“主公,說老實說,我們的重點,永遠是在中原腹地,而不是在高句麗,或者是國內的角落之處,象幽州,江東,嶺南,巴蜀這些地方,都不能成就帝業,只有迅速地奪取東都,或者是關中要地,這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比起高句麗,我其實更擔心的還是吐蕃。”
王世充微微一笑:“怎麼,在玄成看來,吐蕃比突厥還要難對付嗎?”
魏徵點了點頭,正色道:“不錯,突厥人本質上就是一夥沒有大志的強盜,到處打劫,不願意給束縛,卻也並沒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他們在勢力最強大的時候,也只是挑動北齊和北周互鬥,而沒有趁著中原分裂的時候大舉進入,足見其對於中原的農耕地區沒有興趣可言,即使換了那個始畢可汗,所圖的也是建立草原上的霸權。而不是象北魏那樣,成為中原的王者。”
“可是吐蕃不一樣,他們的擴張野心非常強,我看了他們的歷史,也和那邦賽色則聊過不少,深深地感覺到這個民族的可怕。聽李靖上次說過他們是如何地滅掉蘇毗女國的事情,這機心,這手段,完全不遜色於玩了一輩子權謀的中原人,而且這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