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執意赴死(第3/5頁)
章節報錯
些剛剛踏上戰場的少年,稚嫩的臉龐還帶著對未來的憧憬,但很快,這些孩子也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
威廉心中的信念開始崩塌,他開始質疑這場戰爭的意義和自己的使命。
雖然他依然堅守在戰場上,但內心的冰冷和疲憊已經深深侵蝕了他。
終於,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威廉被哈夫克狙擊手容克少校一槍擊中,死於非命。
那一刻,哥哥的死徹底撕裂了弗裡德漢姆的世界。
威廉死前沒有再回頭看他,而弗裡德漢姆也沒有來得及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他站在死去哥哥的屍體旁,心中有一股強烈的無力感,彷彿這場戰爭奪走了所有他曾經珍視的一切。
從此,弗裡德漢姆變得麻木、冷血,他眼中不再有同情、不再有憐憫,心中充滿的是一種深深的空洞。
他不再相信人性的光輝,不再相信英雄的理想。
他開始以一種機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覺得生死已經是這片土地上最真實的常態,所有人都只是戰爭中的工具,活下去便是最大的勝利。
而使弗裡德漢姆走向極端的,便是他與那個哲學專業的新兵的交往。
這個新兵與他有著不同的視角,對人生和戰爭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每當戰鬥暫停時,他們便在簡陋的營地裡相對而坐,討論哲學,探討戰爭與人性。
新兵告訴弗裡德漢姆,自己原本有機會完成學業,甚至能師從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但因為反抗哈夫克的需要,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參軍。
弗裡德漢姆從新兵口中聽到了一個悲切的故事:新兵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已年老,尤其是母親,一直在苦苦哀求著他不要上戰場,畢竟母親知道,若他死於戰場,那將意味著家族的徹底滅絕。
這一切在弗裡德漢姆心中激起了某種莫名的情感,他從未聽過如此無奈與悲傷的言辭。
他原本想著,或許這名年輕人能從戰爭的深淵中走出來,擁有一個更廣闊的未來。
可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剛和母親告別,準備邁向戰場時,便成了哈夫克狙擊手容克少校的下一個目標。
新兵的一顆心臟被子彈穿透,瞬間倒地。
弗裡德漢姆親眼目睹了這一切,那一刻,他心中彷彿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爆發,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無奈都化作了怒火。
那個哲學新兵的母親的哭喊聲彷彿還在耳畔迴響,而這一切竟然在無情的戰場上被徹底撕碎。
弗裡德漢姆再也無法忍受人類的虛偽與冷酷,他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只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虛偽和殘酷。
他的心徹底黑化,從此,他成為了一個冷血、無情計程車官長,戰場上無所畏懼,行事果斷,絕不手軟。
他不再關心死傷,不再在乎那些年輕士兵的生死,他甚至開始享受這種“毫無情感”的狀態,因為在他看來,這才是最真實的存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之後,士官長弗裡德漢姆的名字漸漸成為了戰場上的傳奇。
沒有人知道他心底的傷痛,也沒有人明白他曾是如何迷失自我的。
他像一個冷酷的機器,只知道如何殺戮,如何生存,再也沒有人能夠觸及到他那顆早已被戰火摧殘的心。
威龍放下士官長的手機,指尖微微發顫,眼神卻空洞地盯著地面。
他內心的波瀾像暴風雨中的海洋,翻騰起伏,卻難以平靜。
士官長的日記揭示的,不僅僅是一個老兵的心靈掙扎,更像是一扇窗,向他展示了無數個與戰場相似的靈魂,如何被血與火磨損,如何在殺戮與絕望的壓力下崩塌成了冷漠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