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王桃枝的啟發,院子裡的婦女們都“不安分”起來,開始試探著走出家門開拓自己的事業。

杜春華在家附近開了個小飯館,把她從前上班地方的廚子花高價挖了過來。

後來生意太好忙不過來,她又把趙二河夫妻倆,趙猛夫妻倆都叫到館裡幫忙,著實沒少賺錢。

孟玉琴藉著她爸的人脈開了個小肉攤,從屠宰場拿貨,現殺現賣,賣完就收攤。

和其他的屠夫不同,她總是穿著圍裙,頭髮被包起來,顯得很是清爽。

面前的肉被她拾掇得乾乾淨淨,沒有飛來飛去的菸灰也沒有太多油漬,叫人看了就舒坦。

加上她力氣大,切肉砍骨的動作利落,從不缺斤短兩,所以比起集市上的肉攤,她這邊的生意是最好的。

一般中午之前就能賣完,每天都是最新鮮的貨,有了口碑之後便形成了良性迴圈。

有些賣不掉的骨頭和下水,孟玉琴通常會帶回家給孩子吃。

得益於長期吃肉,許家的幾個小的長得圓頭圓腦,女孩子們都一臉富貴相,個頭躥得老高。

孟玉琴對此很是滿意,教育閨女們要霸道點,經常帶著她們耍把式鍛鍊身體。

當初她要不是有把子力氣還能豁出去,嫁過來還不知道要過什麼日子呢。

尹紅見別人能賺錢別提多眼熱,忙不迭開了間小雜貨鋪,賣得東西很雜,就是針頭線腦一類。

李有路給她介紹的門路,起初生意不錯,但她嘴巴太不饒人,又太過斤斤計較,經常和顧客吵架,導致生意不好不壞,勉強能賺一點家用而已。

後來她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下意識減少說髒話的頻率,倒是讓李家人都覺得驚奇。

王桃枝倒是見怪不怪。

看在錢的面子上,人多多少少都會變的。

如今紡織廠周圍的店鋪遍地開花,王桃枝已經不滿足現狀,想把服裝店開到首都去。

更重要的是,何延諾、何延詩以及呂蘭剛出生的閨女何延書將來要上學,當然還是那邊的教育資源更好些。

至於她的幾個子女都各有前程。

何曉團打算跟著三叔一段時間,以後看能不能拉起工程隊,專門給人家裝修,例如安玻璃窗,拉電線等等。

畢竟他是電工,又在玻璃廠工作,算是有些經驗,呂蘭到時候就幫他管人事和財務,夫妻配合著把事業辦起來。

何曉潔畢業後沒有上班,被何瑞雪聘請為職業經理人。

說得好聽,依王桃枝的話就是幫人辦事的狗腿子。

不過他們當爸媽的都沒有任何意見,一則何瑞雪有能耐,身邊的人也能跟著雞犬升天,機會肯定不能便宜了外人;

二則何曉潔也沒什麼主見和別的能力,唯獨給小姑當了十幾年的跟班也算有經驗,正適合幹這個。

何瑞雪自己忙得抽不開身,但沒有虧待了她,直接把她送去方望歸身邊學習,等她鍛鍊三年後再說。

溫頡早在她考上大學後就決定跟著她一起,透過從前的關係調到了首都醫院當醫生。

夫妻倆都忙,雖然不能一起上下班,但偶爾也能相處兩天,輕輕鬆鬆就懷上了孩子。

去年何曉潔在溫頡的醫院產下一個男孩,取名溫延規,跟著何家的人字輩一起排。

何曉潔仍有些不滿意,決定下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跟著自己姓,溫頡自然是滿口答應。

溫霈身體不好,上完大學也沒去工作,待在家裡創作順便幫著帶小侄子,出版了好幾本童話風格的兒童讀物。

她有耐心,語言風格詼諧而溫柔,不光孩子們喜歡,連家長們也很愛看,銷量很是可觀,足夠供得起她吃一輩子的進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