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且置戰機於不顧,目視下屬被圍而不救,殆誤戰機,累死方政一軍,使得前功盡棄、方政身死,麓川氣勢更強,局面進一步糜爛。

正統五年春二月,沐昂率軍進攻麓川,大軍抵達攏把,這就是第二次征伐麓川。右參將都督僉事張榮先派遣都指揮盧鉞不待後援、孤軍深入結果被麓川軍擊敗。張榮敗逃,沐昂救援不及,無奈之下只好班師回朝。

七月,思任發率領數萬軍士佔據孟羅,並四處殺戮人民、劫掠財物,還建立營寨工事與明軍對抗。沐昂聞報後率領都指揮僉事方瑾及指揮柳英、土官知府陶瓚等帶兵攻打進犯的麓川軍。明軍奮勇作戰,一舉攻破麓川軍所建營寨,擊敗麓川軍,斬首500餘級。思任髮帶兵逃到威江時又被刀蓋罕擊敗。上報朝廷後,明英宗卻認為麓川雖然有小敗,但麓川根基尚存,並告誡沐昂等人不要輕敵,要小心對待。

正統六年(1441年)春正月,明英宗任命定西伯蔣貴為徵蠻將軍,以太監曹吉祥監督軍務、兵部尚書王驥提督軍務,籌辦軍餉、徵調士兵準備征討。十月初六,明軍彙集京軍、湖廣軍、廣西軍、四川軍、貴州軍共人抵達金齒。當時,防守鎮康的麓川軍將領陶孟、刀門捧看到明軍勢大,不敢抵抗,於是投降。

王驥率軍由南甸抵達羅卜思莊,命令指揮江洪等人率明軍8000人為前鋒攻打木籠山麓川守軍。木籠山守軍支撐不住,向思任發求援,思任發便派士兵人救援,並立營寨七座據險而守、抗拒明軍。副總兵劉聚、參將宮聚率兵攻打但沒有成功。之後,王驥、蔣貴領中路明軍抵達木籠山,左右夾擊進攻麓川營寨,麓川軍頭尾不得相顧,最終被明軍擊潰。明軍攻佔木籠山,斬首數百級。隨後,麓川軍敗退至馬鞍山,王驥率明軍乘勝追擊,與麓川軍在馬鞍山展開會戰。麓川軍驅趕戰象衝陣,被明軍用硬弩火銃擊敗,麓川軍總崩潰。

十二月初,王驥決定率兵直搗麓川,派3000人前去打探軍情。麓川城依山而建,遍立柵欄壕溝,且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麓川軍得知後驅趕戰象伏擊明軍探兵,卻被明軍擊敗退走。之後,麓川軍又從永毛、摩尼寨繞道馬鞍山明軍後方,想要截斷明軍後路以便日後夾擊。王驥探查得知後,派都指揮方瑛率兵6000人攻佔馬鞍山,斬首數百級,確保後路無憂。因為麓川城牆是木質結構建築,因此明軍派士兵砍伐木材堆積於麓川城下,放火燒城。隨後,明軍趁著火勢攻城,麓川軍死者數萬。思任發見大勢已去,便帶妻子與兒子思機法逃亡緬甸。明責成雲南總兵沐昂向緬甸索取思任法,許割孟養等地。1446年,與其妻孥等32人被緬甸獻於明朝,中途不食,垂死,被明雲南千戶王政所殺。

這便是大明英宗時期著名的三徵麗川之戰,也正是這三次征討麗川,大明在雲貴川地區大肆徵兵,激起了以韋同烈為首的苗民以及西南少數民族的大規模起義。最終明軍既征服了思任發的麗川暴亂,也鎮壓了韋同烈的苗民起義,對於同為他們後人的思再發和韋繼志來說,真可謂是新仇加舊恨。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