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路的遠處有一關(三)(第4/4頁)
章節報錯
族的傾軋下退一步,不再施行荀踽當家時的那些開疆拓土舉措,而是將荀家勢弱的態度擺在那些世家大族面前,然後接洽不屬於任何勢力麾下的那些商鋪,荀家甚至可以僅僅維持住作為根基的幾條商路,然後徹底將目光投向那些世家大族根本不屑於看上一眼的店鋪。
當然,如此想法不代表荀家就要放棄之前開拓出的版圖和商貿格局,而是主動去站隊,不能在風雨飄搖之際還一副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的姿態,將以前有意和荀家搭上關係的世家大族好好權衡一番,然後就可以順理成章把荀家開闢出的商路和產業與世家大族相聯,出讓一些荀家目前肯定難以為繼的勢力範圍,然後得到一個足以暫時為荀家遮風擋雨的靠山。
只是其中尺度和深度都需要再衡量一番,一招不慎從此以後荀家就徹底淪為他人附庸了。所以荀家必須有那些世家足以心動的籌碼,也必須要有那些大族忌憚的底蘊。
君策繼續在輿圖上做注,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畢竟他只是初次來到寶鹽城,對於這座在綽行脈都名聲不小的名稱還知之甚少,若不是藉助嶽千煦留下的書信,以及不久前主動寄信請教了楊立源,否則君策絕對不會有底氣在此高談闊論班門弄斧。
楊立源送來的信中不只解答了君策的許多問詢,還主動提起了他那個坐鎮寶鹽城的恩師,只是君策卻沒有去接住這份關係,對於他來說,人情此物太重還不起,比如還深埋在他心中對於顧枝、扶音和徐從稚的感激,他不知道自己此生是否能夠還得起那份恩情,卻肯定需要去還。
君策的話語大多還是建議和反問,並沒有一意孤行的固執和寸步不讓,而是希望透過自己的想法能夠與荀念竹的構想相互印證,真正尋到適應如今荀家面臨困局的道路來。
荀念竹也走近硬板,手指輕敲那些圈畫出來的區域和商鋪,與君策細細問起許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此將心路脈絡間的雜草荒蕪都清掃乾淨,也要找出一條大道坦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