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王的口諭,子受更加不再顧忌大祭司的意見,堅決排斥在自己的大婚典禮上使用人祭。

但此舉卻也招致了眾多的王室貴族的鄙夷和側目。

甚至還有惡語詛咒:不用人祭敬奉祖先、神靈,必將遭受報應!

對此,子受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他更多的注意力是在民眾的疾苦上,是在自己勢力的培養上。

“壽炕”,讓百姓度過了一個溫暖如春的暖冬。

任由外面天寒地凍,我在壽炕縱享天倫!

“壽炕”,字如其名,賜百姓溫暖,讓萬民添壽!

並且,在《殷商字典》後來的版本,又加上了一個新造字——炕。

炕字的註解為:大商儲君壽王發明,以火灶暖床之法。

這個字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字典的內容,也展示了壽王對於人民生活的關心。

說到字典,春節過後,一個個喜訊接踵而至。

子受當初委託給向摯去做的三件事,前兩件事已經落實到位。

只是第三件事,尚未得到朝堂一致的認同。

眾大臣的意見是:血統不正、血脈不純,連學習文字的資格都不應該有,更談不上學而優則獎了!

至於讓那些沒有王室血統的人,能夠來到朝堂考試,那更是絕對不允許的!

朝堂是什麼地方?是那些下等人可以登堂入室的地方嗎?

子受也不意外,便傳達給向摯自己的意見:“沒關係,就在國學院考試即可。”

由於朝廷推薦、官方認可,而且還是即將開辦的國學院入學的教材。

於是《殷商字典》得以大賣,成了絕對的搶手貨!

年前刻制的全部售罄。

向摯已經著手建設“大商國學院”,第一期招收的人數為兩百。

當然,由於大商的實情,面向的物件,還是王親貴族的子弟,以及下面諸侯國的子弟。

而這些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培訓起來也輕鬆一些。

為了國學院的順利舉辦,子受根據自己的記憶,整理了一些教材。

比如《三字經》、《千字文》,還有前世記憶中的經典名篇,這些全部經過了一番改頭換面,寫出了適合大商學子閱讀的讀本。

這些讀本,最初先給了向摯。

向摯這老傢伙,哪裡見過這樣傳世文章?

逐字逐句的研讀,彷彿給他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面對子受,自愧弗如,已經不能用佩服來形容,那叫高山仰止!

而這些讀本,讓朝中大臣、王公貴族爭相傳抄,在王城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風景。

子受以淵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解,在他們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個高大的形象。

……

為了開春之後順利開展春耕,子受和橋事等人進行了密切的交談。

對農具曲轅犁的普及、對作物種子的改良、對土壤改良,子受提出了讓橋事耳目一新的見解。

橋事再次對子受佩服的五體投地:“壽王殿下真奇才也,對農事竟然如此精通!我替五百萬大商子民拜謝了!”

不要小看子受的這一行為。

關注民生,最得民心!

子受道:“橋事,關於土地改良的事情,你是知道的。”

這麼大的王城,屎尿齊飛,臭氣熏天,改造王城也是勢在必行。

而王城的環衛局,也已經在子受的推動下,提到了議事議程。

相信等下一次子受再返王城,就會看到一個乾淨整潔的新城市。

王城化肥廠也必然會如火如荼的為春耕服務。

有了自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