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羊馬駱駝之數,何止二三十萬?這簡直就是一個強大部落的集體遷徙!

溫宿武望見心中微懼,手頭只有兩千多兵力的楊易卻狂笑起來,叫道:“來得好,來得好!來得越多越好!”寫了一封書信寄給張邁。

在唐軍高層之中,張邁的書法是最爛的,郭洛性格謹慎,卻擅草書,楊易性格豪邁粗狂,練的卻是小楷這不是出於天性的發展,而是父輩的指引,老一輩看出楊易性格中的長短,所以命他練習小楷以涵養心性,磨練耐心。

但這次張邁接過楊易的手書之後,卻發現他的書法開始掙脫父輩留下的遺訓,字裡行間顯出狂態來了,而他的言語,更是狂傲畢露,整封信除去稱呼與落款,只有寥寥三十餘字“諸胡大集,誠大喜事也!無敵威名,在此一役!戮盡此輩,則萬里西域,將任我等縱…橫!”

第一四四章 會戰投筆崗 之一

諸胡聯軍人數超過七萬人以後,薩圖克開始部署將戰線向東推進。

郭洛心懷父仇,請令出戰,前線楊易也來信請張邁出城一戰,郭師庸道:“守城不可不戰,且必須戰勝,否則雖然有堅城不能久守,胡沙加爾之敗,就敗在野戰失利,以至於城內人心惶惶,群相猜疑,最終激起了變亂。”奚勝也道:“老郭所言有理。”

眼看老中青三代將領全都贊成出戰,張邁更不猶豫,當即傳令出戰!郭師庸留守疏勒。大軍出西門之後調已經出城的唐仁孝、溫延海會於疏勒西一百里的架橐草原。

楊易聞訊大喜,馬上率軍來會,張邁清點兵將,共有七府兵力,外加長矛卒三千人。其中六府為唐軍精銳騎兵,一府為以陌刀戰斧營為核心的重步兵,長矛卒三千人是奚勝親自訓練了一個冬季而成,乃是民兵中的佼佼者,這四千二百人便是步兵,但疏勒馬匹多,畜力足,雖是步兵都騎馬而來,到達戰場之後才下馬列隊作戰。

郭洛熟知西域史事,指著架橐對張邁道:“這片草原,在一千多年前曾有一座架橐城,當初班超就是在這裡驅逐了匈奴人的勢力,另立了一個疏勒國王。我漢家在疏勒定下千年不拔之基業,就從這裡開始!”

張邁大喜,說道:“這裡竟然還有一個這樣的典故!有班超英靈遺澤在,此戰於我們有利!”

調整了兵力,以郭洛率兩府精騎為左翼,楊易率領兩府兵力為右翼,自率兩府兵力為中軍,奚勝統領步兵在後。

大軍向西又行數十里,便望見前方煙塵滾滾,卻是薩圖克見唐軍出城,統領了三萬多人前來迎戰。

雙方會於架橐草原西部邊緣的投筆崗,此崗是在平坦的草原上有一道土丘隆起,從側面望過去,形狀猶如一支巨大的筆桿斜斜駕在一塊硯石上,楊易這些天在這一帶來回馳騁,對周圍數十里的地形瞭如指掌,連夜派了一個營佔定了高處,薩圖克的人馬趕到時,唐軍的右翼已經佔據了有利地形。

術伊巴爾建議不如稍退,引唐軍至三十里外的阿圖河谷再戰,霍蘭道:“我軍多過唐寇接近三倍,就算被對方佔了一點小小的地利又有什麼所謂!”

薩圖克考慮到友軍的反應,說道:“若是這樣就後退,會讓哈桑與土倫的人笑話!”

這一日是二月二十五,若在中原已是山花爛漫的仲春之末,但深處內陸的疏勒寒意卻還很濃,架橐草原青草已經長得青青綠綠,投筆崗位於草原邊緣地帶,一眼望過去卻是滿眼的黃沙,偶爾才夾雜著一點青色。

唐軍中軍有一輛瞭望戰車,上面假設了簡單而巧妙的架子,層層攀上可登上四米多高,加上戰車的高度便有六米左右,張邁登上戰車眺望,見胡軍大體分為三部,左右兩翼各有不到一萬人,中間一部又分為前後兩部分,人數約在一萬五以內,部隊的素質參差不齊這一點可以從列隊的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