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息確實嗎?”李風雲抬頭問道。
“絕對準確,”公孫無憂答道,“此事已經經過玉堂春親自證實,她正好在河中附近!”
李風雲沉默了許久,忽然拍手道:“好一個驕兵之計,集銳之策。我說河東軍怎會在區區一年間變得如此不堪,郭威不愧為大將之才,竟然連我也瞞過了。”
公孫無憂雖然也讀過一些兵書戰策,但終究沒經歷過戰陣,只是紙上談兵,有些不解,問道:“何謂驕兵之計,集銳之策?”
李風雲嘆了口氣,來到室內懸掛的地圖前,指著河中城道:“你看河中城周圍的地形,無險可守,河中城內糧草充足,李守貞手下的兵馬之精銳,雖然趕不上我風雲衛,但是在中原,還是一等一的強兵,而且人數多達三萬。李守貞還可臨時阻止城內的丁壯守城,河中城人口不少,組織三萬丁壯,甚至再狠心一點五萬丁壯都是有可能的。
再看郭威,雖然有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諸侯所部的兵馬,加上他本部增援的一萬精兵,人數多達八萬,可是真正的精兵,也只有他手下的一萬精兵能與李守貞的兵馬相抗衡。而且,郭大將軍以一萬之眾,將七萬兵馬,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也曾在潼關立下戰功,心中必定不服。
也就是說,兵力上,郭威其實並不佔太大的優勢,士氣上,河中城下新敗之軍,士氣也未必會很高,正是以狐疑之軍將烏合之眾。
這種情況下,換做你我,這一仗該怎麼打?”
公孫無憂考慮了一下,答道:“恐怕只有按照我們以前討論的法子,圍而不攻,耗盡城中的糧草,要不然,即使僥倖拿下河中,部下也會傷亡慘重,萬一兵敗,更是後果不堪設想。”手機使用者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河中兵敗(2)
“不錯,正是如此!”李風雲點點頭,解釋道,“這就是郭帥的高明之處!任何一位合格的將軍,面對這種局面,恐怕都會選擇這一策。強攻是絕對不行的,那是莽夫的行為,不足取!反間、勸降更是笑話,李守貞收買人心還是很有一套,能一直跟著他的將軍,其忠心可想而知。即便是被困於黃河岸邊之時,李守貞那些部下都不曾離他而去,更何況是現在?
所以,郭大將軍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絕對符合他的性格和用兵的風格,誰也不會懷以。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郭大將軍從開始就沒有打算困死李守貞,因為在中原處處不穩的情況下,時間上不允許,而且這麼一來,城中的百姓,死傷必然也非常慘重,這未必是郭帥想看到的。他騙過了所有人,他真正要採取的策略是強攻,出奇不意的強攻。
郭帥用兵向來沉穩,不喜用奇,所以,李守貞沒有懷疑,我也沒有懷疑。”
“你是說郭威是裝的?詐敗之計,以輕敵軍心?”公孫無憂仔細看了看河中周圍的地形,雖然這地形他早已經熟記於心,臉色變得陰沉無比。
李風雲點了點頭,接著道:“我一直不明白,郭大將軍的防線為何三番五次的被擊破,以他的能力,就算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所部兵馬再沒用,被攻破一次兩次,總應該能找出應對的法子,怎會一敗再敗?一連敗了七八次。現在想來,郭帥根本就沒打算長期圍困河中城,他用的是驕兵之計。只等李守貞兵馬鬆懈之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殺他個措手不及。”
“可是李守貞也是當世之名將,不可能不防備他這一招?”公孫無憂問道。
李風雲搖搖頭,答道:“李守貞就算看透了郭帥的打算,也是無用。驕兵之計不在驕其將心,而在於驕其兵心。有句話叫做,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我還記得楊光遠與杜重威的鎮州之戰,當時的情況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