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到北海,就品嚐了一頓地道的、原汁原味的本地口味海鮮大餐。二十多道菜,除了青菜,基本都是海鮮。石斑魚、多寶魚、青蟹、八爪魚、魷魚、花甲螺、扇貝、香螺、油螺、紙螺、青口貝、海龍、金鯧魚、花蟹、生蠔、就連豬肉,也被他們稱為海豬肉。

我問旁邊坐著的中年婦女,到底房東家有什麼喜事。

奈何她聽不太懂普通話,我也聽不懂本地人口裡的“白話”,這是一種和粵語特別相近的地方性語言。

問了臨近的另外一張桌子的客人,才弄明白房東老闆這次出海歸來,抓了一條147斤重的大魚。

我不以為然,茫茫大海,一條一百多斤的魚有什麼大驚小怪,還值得大擺宴席,款待親朋好友。

聽著她的解釋,說是抓了一條什麼“敏”魚,連說加比劃、用手蘸著水在桌子上寫出來,我們弄懂了她嘴裡所說的意思。

房東的船這次出海回來,抓到了一條140多斤重的“黃鰵(min)魚”。

應該是在海上的時候,所有的魚獲一股腦堆在冷凍室裡,並沒有船員認出來這條魚。滿載而歸,昨天回到北海,上岸處理魚獲時,被碼頭上的商家認出來這是一條罕見的名貴黃鰵魚。

幾經周折,這條147斤重的黃鰵魚,被一位來自福建的漁老闆以268萬的價格當場買走。

我暗暗地呼了一口氣,這是什麼樣的魚,268萬 ,這踏馬比長白山百年野山參還值錢吶。

一斤將近兩萬塊了,這條魚到底哪裡值錢?

房東老闆全家人喜氣洋洋的挨著桌敬酒,說著“同喜、同喜”的話。

說是出海這麼多年,第一次捕獲到這種魚類,一家人興奮異常,在幾個跟隨他出海的船員慫恿、攛掇下,當下通知了所有的親朋好友,決定大擺筵席,共賀好運。

黃鰵魚,又稱黃唇魚、金錢鰵、大澳魚,外表魚鱗呈現金黃色的光澤而得名,除此之外,還因為稀有性,價格昂貴而出名。

黃鰵魚最昂貴的部位是它的魚鰾,可以說是魚鰾界的勞斯萊斯、槓把子,它排第二,其它魚鰾不敢排第一。國內潮汕地區,一市斤上好的黃鰵魚鰾,甚至可以賣到120--150萬。

黃鰵魚鰾也稱魚膠,曬乾儲存,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據說以前醫學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產婦生孩子一旦產後大出血,除非用這種魚膠可以止血,否則無生還可能。

魚膠還是一種難得的滋補佳品,素有“貴如黃金”的說法。

此外,據說黃鰵魚的魚鰓、魚鱗也都是珍貴的藥材,可以治療不孕不育。

潮汕一帶素來都有捕到黃鰵魚後全村慶祝的習俗,一家有喜,全村人都過來沾喜氣。

我心說怪不得房東老闆今天這麼高興,只是有點遺憾我們沒有親眼看到這條價值268萬的黃鰵魚到底長什麼樣子。

北海三面環海。南岸銀灘、僑港,沿著四川路一路到北岸外沙河、凌空而架的外沙橋、河對岸外沙島。走過外沙橋頭,目光所及處就是和黃沾、蔡瀾、倪匡一起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先生親筆題寫的“外沙海鮮島”,幾排中西合璧的別墅。

直往前走是比較有特色的向著海里延伸出一排約200米長的棧橋,夕陽西下,憑欄遠眺,海水淼淼,波浪滔滔,潮漲潮落,千船林立,別有一番滋味。

想起《岳陽樓記》的句子,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