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價值兩百多萬的一條魚(第2/2頁)
章節報錯
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若不是他把題目都標註了《岳陽樓記》,真懷疑范仲淹當時就是站在這北海外沙的棧橋上寫的。
離外沙不遠有始建於1821年、長1440米的騎樓式、中西合璧百年珠海老街,街口有古色古香的“昇平街”牌坊。
老街風格受英、法、德國領事館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線條流暢、工藝精美,有典型的古羅馬風格,卻還間雜著“青磚紅瓦女兒牆、迴廊飛簷花格窗”的古老東方元素。漫步老街青石板街道,沿街白牆黛瓦、騎樓延伸、巍然聳立、錯落有致,似乎還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豔,和曾經的興盛繁華。
潮漲潮落,歲月無意,過往的痕跡還遺留在鱗次櫛比的老街騎樓裡,不斷的訴說講述著北海的歷史變遷。品嚐一下地方名小吃李姨蝦餅、付姨蛋散、明英卷粉、老表牛腩、鍾叔牛雜,喝一碗北海特色的阿拾糖水,似乎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種小吃,大概這就是北海的味道吧。
曾經繁華如斯的古老商埠,現在又煥發出別樣的青春。
夜色來臨,華燈初上,偶爾經過的出海歸來帶著尖頂斗笠帽子的漁民,在老街的背景下彷彿一下子穿越到了那個年代,別有一番韻味。
此後的日子,我們的足跡遍佈了北海的北部灣廣場、銀灘,冠頭嶺,海洋之窗,海底世界。
冠頭嶺,北海市區唯一一座小山,最高峰海拔120米。
登高臨遠、遠眺大海,帆影點點、鷗鷺翔集,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盤山公路兩邊,一棵棵挺拔、翠綠的樹木,開滿了一條條如絲帶狀垂下來的細碎小花。我一手扶著樹,看著樹幹上掛著的吊牌,寫著樹的名字----玉蕊,若有所思。
她偎依在我身旁,眼神充滿柔情、期盼地看著我,“又想寫詩嗎?”
說著話,她幫我拿出了紙筆。
冠嶺秀掩亂石旁
煙籠薄霧披霓裳
玉髓珠璣幾人醉
瑤花琪草玉蕊香
她讀了一遍:“這首詩沒有我的名字,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