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知道對方的臉上為什麼掛著一絲凝重。
“將軍閣下,有來自京畿的電報,絕密等級的。”這名軍官把來自京畿的電文遞給了張如德,然後就轉身出去了。
電報本身是用蠟油封好的,從翻譯室出來就已經是這樣了,如此一來避免了很多麻煩,也杜絕了許多傳遞環節上出現的情報洩露問題。
張如德撕開了這封電文,然後開啟了信封將裡面的電文取出來,開始看了起來。
這份電文上倒是沒有說什麼核心機密的事情,不過裡面的命令卻讓張如德有些不知所措。
“命,海軍運輸船隊開始向朝鮮半島輸送物資,欽此!”電報顯然是由皇帝陛下的秘書處親自發出來的,因為除了皇帝親自下達的命令,不會亂用欽此這個結尾。
不過張如德還是不明白,為什麼皇帝陛下會在航線根本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下令開始使用海上航線給朝鮮半島運輸物資。
“不應該啊,皇帝陛下一般不會干涉前線將領的判斷的。”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張如德揹著手走了一圈,然後目光又落在了攤在桌子上的電文上。
這種有些違反常態的命令,讓張如德疑惑,他不知道究竟應不應該執行皇帝陛下的命令,讓運輸艦隊開始向前線運輸補給物資。
“報告!第二封電報!”就在張如德糾結萬分的時候,送電報的軍官又一次推開了他的房門。
這個軍官明顯也是非常的奇怪,不知道為什麼短短几分鐘之內,竟然會連續有電報傳送到他這裡。
當然,這封電報裡面的內容張如德還沒有看,不過他估計著也和剛才的那封電文有關。
所以他鄭重的開啟了後來的這封電文,仔細的看起了裡面的內容來。結果裡面也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似乎並不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的太過詳細。
“有情報顯示,日本潛艇數量不足,短期內不會影響到航線內大部分船隻的航行安全。”電文裡說的內容,果然是對之前電報的解釋。
可是這個解釋讓張如德更加鬱悶起來:這個數量不足,究竟是有多不足呢?這難道還有判斷標準不成?
另一個讓他崩潰的是,短期內不會影響到航線內大部分船隻的航行安全,這句話反過來調過去也有很多種解釋,簡直就和沒說什麼一樣讓人崩潰。
除了第一句話裡面,那句“有情報顯示”還算得上是說了一點點東西之外,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含糊不清的狀態。
短期內究竟是多長時間,沒有說法;不會影響到航線內大部分船隻的航行安全……這句話似乎怎麼理解都是對的。
這個時候讓張如德執行這種命令,那如果真的讓艦隊遭受了損失,最後這個責任究竟要誰來負呢?當然是他這個艦隊司令張如德了。
另一方面,電報上也沒有說明具體的情報來源,究竟可不可靠,畢竟利用情報來欺騙對手這種事情,中國人的老祖宗2000年前就已經幹得相當“溜”了!
如果這情報是假的呢?如果這些情報是日本人丟出來的誘餌,引誘大明帝國的運輸船隊出動,然後再給與大量的殺傷呢?
這些問題當然都必須由張如德自己來考慮,他必須要在幾分鐘之內做出自己的決斷來。
在猶豫了許久之後,張如德還是決定服從京畿傳來的命令。並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服從這個命令。
“不管究竟最後誰來負這個責任,我張如德也要做些什麼。”這就是他內心的寫照了。
“下達命令,讓航速相對較快的驅逐艦和輕巡洋艦掩護運輸艦出港,運輸前線急需的帳篷糧食還有彈藥!”狠下心來,張如德立刻下達了作戰命令。
他要冒險完成運輸計劃,一次性把前線急需的戰略物